">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謝立棚、張紫儇)一座茶山滿屏綠,茶在云中長,云在茶中飄。眼下正值春茶上市之際,沿著蜿蜒的山路行至鄖西縣槐樹林特場仙姑玉眉茶園,山間云霧縹緲,茶香氤氳,園內幾十名工人們忙著采摘、打包,隨著一批批“清明茶”的新鮮出爐,前往采購的游客絡繹不絕。
“今年清明期間氣候回暖,生長的茶葉翠綠飽滿,每天產出的清明茶更是供不應求,銷量較去年大幅增長。”看著眼前一派繁忙的景象,茶園負責人廖安華喜上眉梢。
鄖西縣槐樹林特場位于湖北大梁省級自然保護區腳下,泗峪河穿境而過,加之山大溝深,植被茂密,有著獨特的冷水資源。好山好山出好茶,憑借獨特的海拔優勢,槐樹林特場“仙姑玉眉”茶葉品牌連續17年獲得國家有機產品認證,并榮獲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仙姑玉眉”茶以清明茶為上品,茶色翠綠,茶湯甘甜,深受消費者喜愛。

上門送政策。 通訊員供圖
乘著第33個稅收宣傳月春風,國家稅務總局鄖西縣稅務局“鄉村振興便民辦稅春風”服務隊主動走訪茶企,聚焦茶企涉稅需求,上門送政策、優服務、解難題,助力鄉村茶產業蓬勃發展。
在稅務干部的耐心講解下,廖安華了解了今年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的具體舉措和農產品加工免征增值稅的最新政策。“今年已經是我在茶場待的第32個年頭了,稅務部門的‘春風’年年如約而至,政策宣傳輔導精準到位,辦稅服務也越來越便捷。”談及近年來稅務部門的服務,廖安華贊不絕口:“以前村里的路不好,有時辦理涉稅業務需要進城,后來稅務部門推行全電子化申報,不僅上門教會我使用電子稅務局申報稅費,更是耐心輔導我近兩年減免稅費80余萬。如今很多業務通過‘楚稅通’手機APP足不出村就可以辦理了,看著這一條條的助農稅收優惠政策和便民舉措,我心里對當初發展茶園帶領大家伙兒增收致富的信心更加篤定了。”
在廖安華的帶領下,如今槐樹林特場仙姑玉眉茶園有機茶種植達1000畝,年產值突破700余萬元。
茶園紅火了,茶葉暢銷了,茶農們的口袋也更鼓了,生活更美了。“現在國家政策好,茶園的蓬勃發展也讓我們享受了紅利。每年清明的時候我都會來茶園采茶,收成好的時候,我和老伴兩個月就能凈賺四萬多。每年稅務部門還來為我們宣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政策,現在我們每個月拿到手的退休金還有幾百塊,看病住院也基本上也不花錢,如今咱們在村里的生活水平也不比城里的差!”仙姑洞村村民謝長梅臉上樂開了花。
茶園里茶香四溢,茶廠內機器轟鳴。在七夕茶業公司生產車間內,一片片鮮葉經過真空充氮、破壁殺青、干燥成型等工序后,被制成一盒盒精美的紅茶暢銷市場。七夕茶業是鄖西縣茶業產業的龍頭企業,立足講好鄖西七夕故事、傳承茶文化發展,七夕茶業攻克無氧真空發酵制茶核心技術,依托鄖西“七夕IP”推出鄖西七夕美人茶系列品牌產品,輻射帶動周圍30余家茶企增銷增收。“我們在茶方面的科技研發成效很大一部分來自于稅惠政策的支持。去年公司享受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企業所得稅減免20余萬元,我們又研發出了‘睡美人’、‘虞美人’等功效茶,還和蘇寧易購線下品牌店簽訂了合作協議,年產值突破4000萬元。”談及稅惠紅利支持,七夕茶業負責人王華建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一片茶葉富了一方百姓,從遍地荒蕪到碧翠層巒,從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目前,鄖西全縣建成茶園4萬畝,年產干茶1000余噸,產值達2億元,近1萬余人從事茶葉相關工作。在稅惠春風的吹拂下,越來越多的鄖西茶企發展壯大,一片小小茶葉已然成為農戶增收、鄉村致富的金葉子。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