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石琰鑫、吳兵)5月24日上午,漢江師范學院崇文樓C101學術報告廳氣氛熱烈,十堰市教育界代表歡聚一堂,隆重舉行十堰市-漢江師范學院教師教育共同體(教師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建設工作推進會,共商十堰教師教育改革大計,共謀十堰教師工作發展新篇。十堰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朱云慧,十堰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寇偉,漢江師范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肖德出席會議并講話。市教育局分管領導、各縣市區教育局負責人、部分中小學校長和教師代表、漢江師范學院二級單位負責人和教師代表、“優師計劃”學生等150余人參加會議。會議由漢江師范學院黨委常委、副校長吳冰主持。

十堰市-漢江師范學院教師教育共同體(教師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建設工作推進會召開。通訊員供圖
朱云慧指出,長期以來,十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來抓,堅持把教師工作作為教育事業的基礎工作來抓。教師教育共同體的申報與創建,是推動十堰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
朱云慧就教師教育共同體建設工作提出三點要求,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推進教師教育共同體建設的重大意義;二是要把握政策內涵,深刻理解建設教師教育共同體的功能與價值,充分發揮教師教育共同體的載體、橋梁、平臺作用;三是要堅持求真務實,共同推動教師教育共同體高質量發展,要加強部門聯動,高校要發揮頂層“指導員”作用,市教育局、各縣市區教育局要發揮中間“協調員”作用,各地中小學(幼兒園)要發揮一線“參戰員”作用,完善工作保障。
肖德向與會領導嘉賓們介紹了學校師范類人才培養的基本做法。他指出,學校高舉師范旗幟,在人才培養方面始終把牢“專業設置關”“方案制定關”“培養模式關”“質量監控關”“專業認證關”,為十堰市基礎教育發展培養了合格的“預備軍”。肖德從推進實踐教學改革,探索師范教育新模式;共建共享教育資源,建立協同育人新機制;促進教育教研融通,搭建資源建設新平臺;助推人才成長對接、實現培養培訓一體化;強化校地成果匯聚,服務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五個方面對教師教育共同體前期建設情況進行了總結,簡要闡述了后續建設工作思路。
寇偉代表十堰市教育局對推進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對十堰市基礎教育發展的基本情況進行了介紹,并就建設教師教育共同體工作對各縣市區教育局、中小學、幼兒園提出了具體要求。
會議公布了十堰市-漢江師范學院教師教育共同體(教師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首批基地學校名單,并舉行授牌儀式。其中,建設“師德教育實踐基地”3個、“社會實踐示范基地”3個、“教育實踐示范基地”20個、“漢江師范學院基礎教育服務站”1個。
為推動校地深度融合,持續推動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會上,成都師范學院蒲大勇教授作了題為《校地深度融合的策略與路徑》的專題講座。據悉,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部署要求,深化教師教育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2023年12月,十堰市人民政府、漢江師范學院聯合申報并成功獲批教師教育共同體(教師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共同體建設致力于構建政府主導、高校實施、中小學(幼兒園)深度參與的三位一體的協同育人機制,推動漢江師范學院教師教育及十堰市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