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郭晨陽)筆者5月29日從丹江口市獲悉,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十年來,該市始終把守護一庫碧水永續北送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從庫周治理到流域綜合治理,從退捕禁捕到全面轉型發展,從被動守水到主動凈岸護水,走出了一條保護就是發展的實踐之路。

丹江口大壩。 通訊員 供圖
一泓清泉通南北,十年堅守一庫水
千里調水,水質達標是一條底線。
丹江口市堅持把保水庫水質擺在壓倒一切的位置、作為天大的事,在抓生態修復的基礎上,著力提升水質保護指揮調度能力、主動監管能力、應急處置能力,變被動守水為主動護水。
實施全域生態修復。加大封山育林、退耕還林、植樹造林力度,開展丹江口庫區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水生態綜合治理,對臨庫鄉鎮31.3公里長的庫濱帶進行生態修復,對庫區臨水1公里范圍內實行永久性保護,建成庫周生態隔離帶10.7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提升至65.7%。對23家采砂石礦山全面開展生態修復,水土流失面積由治理前的1645平方公里下降至776.4平方公里。

丹江口環庫公路。 通訊員 供圖
實施全域水質監測。應用衛星遙感、大數據、無人機等科技手段,搭建水庫水質監測系統、重點排污企業監管系統、水庫環庫岸線監控系統等8大一體化在線智慧監管系統,對國省市控水質監測斷面數據、全市所有河流及庫面漂浮物、重點排污企業進出水量、用電量,以及庫岸邊人畜活動情況等進行實時監測,有效監測預防岸邊垂釣、灘涂耕種、坡地放牧、水邊養殖等污染水體、影響水質的各類行為。

庫區綜合執法大隊正在水域巡護。 通訊員 供圖
實施全域應急處理。成立丹江口水庫水質安全保障指揮中心,統一受理所有涉及生態環保類問題,實行環保投訴閉環處理機制,確保工作高效運轉;健全庫區綜合執法體系,組建庫區綜合執法大隊、陸上水質保護綜合巡護大隊、南水北調水源區生態環境警察大隊3支水質保護隊伍,形成了打擊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的強大合力。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以來,丹江口水庫累計安全向北輸水超600億立方米,供水水質穩定達到I類標準,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億人。
百強路上不掉隊,千里碧波依舊美
丹江口市著力提升干部創新創先能力,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和營商環境,探索把綠水青山變成為金山銀山的實踐路徑。
優化發展模式。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丹江口重點圍繞“轉化”做文章,成立丹江口市“兩山”實踐中心,按照“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金,資金變收益”的思路,將山水林田湖草、集體經營性用地等閑置的資源資產通過確權、評估、授信、貸款等方式實現生態產品價值轉化。目前已整合各類資源資產價值約61.4億元,爭取銀行融資17.8億元,用于公益林建設、現代農業發展、水產業投資等。

柑橘產業。 通訊員 供圖
優化產業布局。聚焦綠色低碳發展,編制產業準入負面清單,先后關改搬轉高能耗企業166家;嚴格落實長江“十年禁漁”令,清理取締網箱12.1萬只、庫汊10.75萬畝。大力培育以綠色食品飲料為主導,專用車及汽車零部件、新能源材料及光電智造、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為優勢的“一主四優”產業體系,建成6個百億級產業園區。大力發展柑桔、茶葉、設施漁業等現代農業特色產業,推進三產融合。依托水資源優勢和特色,推動丹江口生態文化旅游區創成國家5A級景區。
優化營商環境。對標全國最高標準、最高水平,深化零收費城市、無證明城市、極簡批城市、信用城市、貼心城市、法治城市等“六個城市”品牌創建。對招引落地的項目,從各項準備工作到開工、建設、投產、達能實行“一條龍”式保障服務,出臺金融支持“丹十條”、人才引進“丹九條”,構建財、稅、銀、保聯動服務機制,實現工業用地“六證同發”,審批效率提升3倍以上。
丹江口市成為湖北省第一個被授牌“兩山實踐創新基地”的縣級市,先后被評為全國縣域發展潛力百強縣、中國縣域旅游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2023賽迪中部百強縣。
岸綠河清了無塵,萬家都是守井人
丹江口市堅持系統施策、綜合治理、全員參與,深入開展凈岸護水活動,推進小流域綜合治理。
統攬全局多方發力。成立以市委書記、市長為雙組長的小流域綜合治理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組建浪河、安樂河、官山河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前線指揮部,專班專職推進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出臺《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制度》《丹江口市生態環境保護績效考核辦法》等系列制度,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考核權重提高至50%。完善督導督查機制,分層分類開展督導檢查,形成了任務明確、責任到位、分級負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統籌規劃綜合治理。水的問題,表象在江河湖庫,根子在流域。丹江口市在實地學習杭州市淳安縣、湖州市安吉縣流域治理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編制《丹江口市浪河小流域綜合治理與統籌發展規劃》,實行“溝、岸、戶”同治,開展“五無”鄉鎮和“污水零直排”試點創建。將農戶生產生活方式轉變作為重要內容,大力推行生態循環結合種養模式,強化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推動塑料源頭消納減量。

志愿服務組織開展凈岸護水活動。 通訊員 供圖
統一行動全員參與。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凈岸護水是丹江口人共同的責任。丹江口市堅持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號召7000余名黨員干部分片分段包保2313.2公里庫岸線,成立銀齡、紅領巾、巾幗等各類“小水滴”守水護水志愿服務組織335個,常態化開展凈岸護水活動。將凈岸護水作為基層治理積分管理的重要內容,引導廣大群眾共同締造綠色環保新生活,形成全社會共同監督、共同守護一庫凈水的良好局面。
新的發展格局催生了新的發展態勢,丹江口市先后被評為中國美麗城市和中國美麗山水城市,榮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湖北省環保模范城市”、“湖北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等稱號。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