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曾靜 陳洋 方敏)增殖放流補過,償還“生態債”。在第53個世界環境日來臨之際,6月4日,竹山縣組織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案件當事人,在上庸鎮圣水湖黃顙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投放魚苗55萬尾,讓生態環境“破壞者”變身“修復者”。

投放魚苗。通訊員 供圖
此次增殖放流活動魚苗,由刑事案件當事人交納生態修復費用購買,主要為草魚、鯽魚、武昌魚、白鰱及花鰱等,具有適應性強、成活率高等特點。
活動現場,在縣人民法院、縣檢察院、縣農業農村局、上庸鎮人民政府工作人員的監督下,水箱閥門緩緩打開,充滿活力的魚苗被放入水中,成群結隊的魚兒游向遠方,投入大自然的懷抱。
在增殖放流后,竹山法院環資審判巡回法庭來到圣水湖國家濕地公園附近村委會,對鄭某、周某等8人在2022年至2023年期間,在圣水湖黃顙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內使用禁用工具捕魚,非法獲利案件進行公開宣判,村民代表參加旁聽。

巡回法庭宣判。通訊員 供圖
“今天看了法院組織放流魚苗,而且還宣判了非法捕魚的人員,在保護環境方面,以后遇到非法捕撈的我也會向有關部門舉報。”上庸鎮磨灘村村民馬福東說。
竹山縣是南水北調核心水源區,自2018年以來,竹山積極響應長江流域“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號召,率先推動黃龍灘、圣水湖、龍背灣3個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水域全面禁捕,并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建立常效工作機制、開展水生生物監測、科學規范增殖放流,為鞏固提升禁捕退捕成效,加快恢復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做出了積極貢獻。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