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鄭婷、柯勇)近日,房縣城關鎮全民迎端午“好戲連臺”,多地舉行包粽子等慶祝活動,讓居民群眾在粽香深處感受文化傳承、感悟家國情懷。
社區:千人包粽子 歡樂“粽”動員

歡樂“粽”動員。通迅員 供圖
6月1日、3日、5日,城關鎮小西關社區分別在穆清學府小區、祥和小區鄰里中心、供銷廣場門前開展“粽情端午·鄰里共融”主題活動,每場活動吸引千余人參與。
活動現場,小西關社區黨員干部、志愿者提前準備好了糯米、粽葉等材料,小區的居民聚在一起開始包粽子迎端午。大家紛紛拿出看家本領,現場歡聲笑語、其樂融融,經過幾個小時的忙碌,幾千個精致飽滿的粽子新鮮出爐。
在包粽子進行的同時,另一邊的文藝表演也是熱鬧非凡。來自縣老年大學文藝愛好者、小西關社區志愿者、城關鎮第二幼兒園的師生們的演出激情洋溢、活力滿滿,表達出了對傳統文化的熱愛,把現場氛圍推向了高潮。觀眾們紛紛拿出手機拍照錄像,記錄下精彩瞬間。
活動還策劃了端午主題有獎知識問答的互動環節,現場群眾踴躍參與,臺下洋溢著歡聲笑語。此次端午節主題活動,給社區群眾帶來一場難忘的視覺盛宴,營造了良好的節日氛圍,展現了社區居民精誠團結、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
學生:端午傳星火 厚植家國情

厚植家國情。通迅員 供圖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6月6日上午,城關鎮花寶社區“端午文化承千年·闔家共享好時光”活動在誦讀愛國詩人屈原的經典詩句中拉開序幕。
“端午節紀念的詩人是屈原。”“端午節時喝的是雄黃酒。”“端午節是中國農歷五月初五。”花寶小學的學生們在端午節知識搶答環節爭相說出答案,追憶愛國先賢。
在一問一答間、在老師講解下,孩子們了解到愛國一直是端午節的最美底色,也是每個國人最濃烈的家國情結。賽龍舟,象征著團結和奮進,是對屈原先生精神的一種傳承;而吃粽子,則是對這位偉大詩人的一種懷念。
隨后,老師和志愿者們手把手教孩子包粽子,將粽葉做漏斗狀、填糯米、壓緊實、封口、扎捆,大家互幫、互教、互學,不一會兒工夫,一只只各式各樣、千姿百態的粽子逐漸成形。
在寓教于樂中讓學生們感受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踐行勞動實踐教育,增強愛國情感和文化自信。
老人:粽香傳美德 鄰里共守望

鄰里共守望。通迅員 供圖
“你這個沒綁緊,一煮會露餡喲。”“還真是,快教教我。”6月6日上午,城關鎮北關社區風雅城市廣場小區鄰里中心熱鬧非凡,50余名老年人歡聚一堂迎端午。
“包粽了、包粽了、包粽了……”活動現場,北關社區和住建局黨員干部、聚愛社工和志愿者們和老年人們圍坐在一起互授包粽子的方法和技巧,相互學習,互相交流,共話端午習俗,感受濃濃的節日氛圍。“小譚,你看我包的粽子,要把粽葉卷成漏斗的樣子,再添餡料,裹起來之后扎緊……”“王姐,你真厲害,今天我一定要把包粽子學會。”現場歡聲笑語、其樂融融,大家一邊包粽子一邊談健康、話家常,交流感情、增進友誼、分享喜悅。
經過半天的忙碌,六百多個有溫度的“愛心粽子”新鮮出爐,志愿者們將滿載深情厚誼的愛心粽分送到大家手中并祝他們節日快樂。拿著暖意滿滿的粽子,老人們臉上洋溢出幸福燦爛的笑容,滿臉感激地說“以前是一家人包粽子,現在孩子們都大了,多少年都沒包粽子了。”“感謝黨的好政策,小區老年人在一起過節太熱鬧了,開展這類活動,讓我們感受到了組織的關懷和溫暖,以后有活動我還來。”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