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余明明 胡少勇)為改善殘疾兒童康復狀況,促進殘疾兒童全面發展,10月15日筆者獲悉,近年來,竹山縣按照“抓早抓小、分類補貼、應補盡補”的原則,對全縣范圍內的0至14周歲殘疾兒童實施康復救助,讓廣大殘障兒童重拾生活的希望。
今年已經7歲的張博文因出生時腦發育不良導致下肢截癱,出生后很長一段時間他不能行走,不會說話,后來,他的父母將他帶來竹山縣兒童康復中心進行針灸按摩、推拿、大運動等康復訓練,現在他已經能正常交流,并開始上學。“這里的醫生對我特別好,目前康復的也挺好。”張博文說。
和張博文一樣,在竹山縣兒童康復中心,不少殘障兒童每天都在醫生的引導和協助下有序進行康復訓練。為讓廣大殘障兒童能進行專業化、系統化的康復訓練。
近年來,竹山縣先后投資400余萬元,依托縣婦幼保健院建立了標準化的兒童康復中心,該中心設有運動治療室、感統治療室、物理治療室等14個相關功能治療室,主要針對腦癱、智力、孤獨癥等兒童的康復訓練。“我們康復中心有25名醫務工作人員,有5名康復醫師,2名康復護士,13名康復治療師,為在中心訓練的兒童提供了有力的專業技術力量,目前,我們的硬軟件設施能夠滿足不同類型兒童的康復治療。”竹山縣婦幼保健院兒童康復中心主治醫師陶俊洋介紹說。
此外,竹山縣殘聯每年投入殘障兒童康復專項資金,保障并支持兒童康復項目開展,自2018年以來,縣殘聯累計投入資金1400余萬元為全縣1438名需進行聽力、言語、肢體、智力、孤獨癥康復訓練的0-14周歲兒童實施了康復救助,基本實現了應助盡助。 “竹山縣殘聯把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工作作為服務殘疾人民生的頭等大事,通過康復機構的早期干預、康復訓練、康教融合等科學方法,使廣大殘疾兒童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讓更多的家庭看到了希望。”竹山縣殘聯黨組書記蔡成勝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