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李海波、任驪)人民法庭是司法服務基層社會治理的最前沿,也是人民法院參與和服務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的重要力量。2022年以來,隨州兩級法院加快人民法庭規范化建設,在率先完成法庭布局優化調整的同時,立足人民法庭“三個面向”的優勢,充分發揮“三個服務”的職能作用,積極融入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共繪鄉村振興和基層治理新畫卷。
立足審判職能,畫好鄉村振興同心圓
“山地收歸集體,光伏發電項目繼續發展,既能壯大集體經濟,又能帶動村民增收,一舉多得!”
去年1月,廣水市吳店人民法庭通過調解為陳巷鎮經強村解除了為期40年的問題承包合同,890余畝山地收回集體后,資源變資產入股鄉村合作公司經營,不僅壯大了集體經濟,還帶動了村民增收,實現了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近年來,發展鄉村合作公司是隨州市推進鄉村振興的主要抓手。隨州法院各人民法庭主動融入鄉村合作公司高質量發展大局,在“三清”打底、“三變”開路、“三改”立柱中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及時化解涉農戶、經濟合作社、農村電商等新興農業經營主體糾紛103件,有效助力鄉村合作公司發展,服務推進鄉村振興。
開展巡回審判,奏響就地解紛協奏曲
巡回審判不僅可以免去當事人的來回奔波,讓當事人在家門口就能參加庭審,還能近距離為當地群眾普法,達到“到審判一件、教育一片”的目的。
“現在開庭……”隨著莊嚴的法槌敲響,曾都區何店人民法庭在洛陽鎮君子山村村委會,以巡回審判方式公開審理的一起涉宅基地糾紛案正式開庭。
在該案中,因為對宅基地劃分意見不一,多年的鄰居反目成仇,被告又因患病住院無法到庭。為徹底化解矛盾,法庭干警專程到醫院看望被告,深入了解其想法,同時又到村里實地查看宅基地現狀,并找村書記了解情況、走訪詢問知情的村民。庭審前,法庭干警專門開車把年邁的證人請來當庭作證,旁聽的村民擠滿了審判庭。
“能在村委會進行開庭,對老百姓進行法治宣傳和教育是一件好事,希望這種‘法律宣傳到群眾中來’的巡回法庭可以常開展。”庭審結束后君子山村村委會干部表示。
隨州法院充分發揮人民法庭貼近生產生活、面向群眾的優勢,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司法需求,選取家事、鄰里糾紛等典型案件,將巡回審判開進田間地頭,為人民群眾打造“家門口”的法庭,讓公平正義的實現過程真正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
依托“法庭夜?!?,引領鄉村文明新風尚
美好生活不僅包括良好的自然環境、生活環境、生態環境,公平、正義、和諧的法治環境也是新發展階段人民群眾對幸福生活更高層次的要求。
今年以來,隨州法院各人民法庭立足實際、著眼需求,以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動法律進村入戶,引導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規則意識和法治觀念,引領向上向善時代風尚。
“大家請注意!法庭夜校活動7點準時開講啦”。3月24日晚,隨縣人民法院5名法官組成的“法庭夜?!惫ぷ麝犠哌M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隨縣萬福店農場鳳凰山村,與村民們親切交流。
法官們結合常見案例和村民需求,用地地道道的鄉土話向村民介紹了民事訴訟全流程,著重講解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民間借貸糾紛、婚姻家事糾紛等常見糾紛如何處理。
在3月29日晚的曾都區黃垅社區,由曾都區人民法院北郊法庭和城區法庭聯合黃垅社區居委會舉辦的“法治夜?!被顒右舱谌缁鹑巛边M行,來自曾都法院人民法庭的三位法官立足審判工作的經驗,結合《民法典》就生活中常見的物業糾紛、婚姻家事糾紛等問題向群眾一一進行了講解。
隨州法院各人民法庭通過常態化開展“法治夜?!被顒?,提高基層群眾的法律意識和防范風險能力,營造“重法治、講家風、樹新風”的濃厚氛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鄉村文明新風尚。
用好司法建議,服務鄉村治理新篇章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
日前,廣水市楊寨鎮陳家河村有村民因違法安裝攝像頭,被鄰居以侵犯隱私權為由告上了法庭。楊寨人民法庭在審理這起案件的過程中發現,陳家河村違法安裝攝像頭的現象不在少數,在深入分析和調研后,楊寨人民法庭向陳家河村村委發出了司法建議書,建議村委及時制止村民胡亂安裝攝像頭的行為,并在隱私權保護等方面對本村村民加強法治宣傳。
近兩年,隨州法院各人民法庭圍繞案件審理中發現的基層社會治理普遍性問題,向相關基層治理部門和自治組織發出司法建議16份,當好基層治理“法治參謀”,推動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和化解。
近日,隨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制定出臺《關于發揮人民法庭職能作用參與和服務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的實施方案》,從服務決策共謀、服務發展共建、服務平安建設、服務鄉風文明等四個方面,對人民法庭參與和服務共同締造作出詳細部署。下一步,全市法院將不斷探索創新,讓“小法庭”在基層社會治理的“大格局”中,持續貢獻“法治智慧”,釋放“法治能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