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彭鑠)“這個罰金刑執行法律監督模型很好用!我們通過使用該監督模型辦理相關案件,避免國庫資金流失已達7萬元!”近日,在隨州市檢察院召開的全市檢察機關數字檢察工作推進會上,基層檢察院干警分享了數字檢察為監督辦案帶來的便利。
近年來,隨州檢察機關堅持向數字檢察要生產力,充分利用檢察技術解決數據檢索、數據應用等具體問題,同時以業務部門需求為導向,針對性研發法律監督模型,助力推進檢察工作現代化。
“我們秉承‘全面部署、突出重點、分批推進’的工作思路,共向業務條線征集22個監督模型思路,最終選定6個重點模型進行研發。”隨州市檢察院檢察技術信息部負責人介紹。
前面提到的“罰金刑執行法律監督模型”,就是由隨縣檢察院自主研發的一個法律監督模型。
長期以來,作為刑罰的一種,罰金刑適用廣泛但執行到位率不高。囿于數據壁壘和傳統的監督手段,檢察機關采用人工審查對比的方式,一般難以及時、全面發現相關監督線索。2018年至2022年,隨縣檢察院通過傳統監督手段,僅發現罰金刑執行監督線索98條。
能否通過數字檢察提升監督質效?該院辦案檢察官將過往案件逐一歸類,將案件多發領域確定為重點領域,通過將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的相關辦案數據進行關聯、對比、篩選,再同車輛登記、養老金、工商登記等數據進行碰撞,充分挖掘被執行人的財產線索,從而有效提高了發現罰金刑執行領域問題線索的能力。
此后,為了將業務語言轉換為數據語言,該院數字檢察專班經過近3個月的測試,終于推動罰金刑執行法律監督模型落地見效。該模型研發完成后,共導入60余萬條關鍵信息,推送監督線索258條,核查成案線索152條,模型推送線索的成案率達60%。根據監督模型推送的線索,隨縣檢察院發出類案監督建議6份,并與法院會簽相關文件,建立信息共享機制,真正實現了“個案辦理-類案監督-系統治理”的目標。
研發“罰金刑執行法律監督模型”,只是隨州檢察機關努力打造數字檢察隨州版的一個小小縮影。據介紹,為提升涉案企業合規案件辦理質效,2022年,隨州檢察機關自主研發了企業合規協同辦案平臺,成功入選全國政法智能化建設智慧檢務創新案例,并獲邀參加法治日報社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的政法智能化建設技術裝備及成果展。此外,自主研發的“罰金刑執行法律監督模型”“罪犯交付執行法律監督模型”“刑事‘掛案’法律監督模型”等已實現全省共享,正在全省91個檢察院試用。積極推進政法協同試點檢察環節各項工作,牽頭制定、完善《隨州市政法協同平臺“單軌制”工作考評辦法》《隨州市政法業務協同平臺危險駕駛案件“單軌制”試運行規范》《隨州市政法業務協同平臺案件受理標準》等文件,政法協同平臺“單軌制”全面進入試運行階段。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堅持‘從業務中來,到業務中去’,以業務部門需求為導向,推進數字檢察工作,打造數字檢察隨州版,以數字賦能法律監督,推進隨州檢察工作現代化。”隨州市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盛勇表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