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 劉菲 通訊員 曹馨月)“煽動輿論一直是美國的拿手武器,在中美貿易戰的過程中,輿論戰充當貿易戰的‘尖刀’” 5月30日,荊楚網(湖北日報網)常務副總編輯陳書華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分享了中央黨校、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陳曙光先生的著作《中國話語:說什么?怎么說?》。
從美國報業大亨威廉·赫斯特“挑起”的西班牙戰爭到歷時7年多的伊拉克戰爭,從華為遭到美國封鎖到中美女主播直播交鋒,從國家硬實力發展到國家軟實力構建,陳書華用多重事件和案例,解讀著話語權對國家地位的重要性,和在場觀眾分享自己的讀書感悟。“只說不做,是假把式;只做不說,是傻把式;又做又說,是真把式。”陳書華指出,路漫漫其修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之路造就了今日中國的發展奇跡,但是由于意識形態差異,國外對中國模式的解讀經常是扭曲的,如何向世界解讀中國模式,講好中國故事,提升中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尤為重要。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行政科員高婷告訴記者,《中國話語:說什么?怎么說?》是一本需要靜下來去讀的書,聽完資深媒體人通過案例分享和書籍閱后的核心梳理,感覺一副話語權的國際畫面徐徐展開,非常的生動,再去讀這本書時會有更好的理解。同時,陳總編輯提到的“會做也要會說”這些要點,不僅用于理解本書內容甚至延伸到理解國家發展等大的層面,也能運用在自己的工作中,提升工作方式,講好醫院故事。
據了解,《中國話語:說什么?怎么說?》是近年來國內學術界從“學術話語”的角度對當今中國話語進行量身打造的首部力作。全書緊扣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關于“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講話精神,從中國的發展優勢如何轉化為話語優勢展開,圍繞“中國話語:說什么?怎么說?”這一主題,聚焦中國模式、中國式民主、價值觀與信仰這些中國話語中的關鍵問題,先后對最容易被西方歪曲的中國模式進行了甄別和批判,對最容易迷惑人的“西式民主”話語進行了深度剖析,對最容易產生動搖的文化自信、政黨自信以及理想信念等問題進行了入情入理的分析,提出了解碼中國的話語建構策略和思路。
本次講書活動為“書說新時代”百場講書讀荊楚活動的其中一站。長江讀書節負責人郝敏表示,“書說新時代”百場講書讀荊楚活動積極探索閱讀推廣新模式,結合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等社會熱點,讓講書活動走進機關、學校、醫院等單位,用多種表達方式推薦好書,讓更多讀者能夠享受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