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張揚 通訊員戴小巍 朱曉華)9月25日,由隨州市人民檢察院提起的侵害烈士名譽權民事公益訴訟案在隨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法院當庭作出判決,采納檢察機關意見,責令詆毀涼山救火犧牲烈士名譽的被告人章某公開賠禮道歉。

章某侵害烈士名譽權民事公益訴訟案庭審現場(通訊員供圖)
今年以來,湖北省檢察機關把英烈保護作為檢察公益訴訟的一項重要內容持續發力,堅持用法律手段捍衛英烈尊嚴,用公益訴訟為英烈權益保護立規矩、劃紅線,讓為新中國獻身的英烈忠魂安息長眠,引導全社會尊敬英烈、崇尚英雄,傳承和弘揚英雄烈士精神、愛國主義精神。
一份摸排清單:精準掌握有效線索
“湖北省檢察院將和武漢軍事檢察院在信息共享、線索移送、辦案協查等方面密切聯系,特別是在保護英烈權益方面聯合發力。”湖北省檢察院第八檢察部主任王朝陽告訴記者,今年8月,湖北省檢察院與武漢軍事檢察院簽署了《關于建立軍地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工作協作機制的意見》。
根據該意見,雙方將探索建立軍地檢察信息查詢渠道,充分發揮已建成的電信服務、金融行業等信息查詢網絡功能,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為公益訴訟協作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工作過程中,湖北檢察機關主動與軍隊、民政局、退役軍人事務局等單位聯系,全面掌握轄區內烈士陵園、紀念堂館、烈士墓地等保護情況。省檢察院帶頭與武漢軍事檢察院聯系,聯合調查并匯總全省涉軍英烈設施受損線索,制作了一份摸排清單,于8月中旬下發各地供辦案參考。
今年4月16日,在鐘祥市本土論壇“胡集論壇”上,一篇題為《胡集太騎崖上埋忠骨,雜草難掩英雄魂!》的帖子引起了鐘祥市檢察院的關注,這篇帖子里提到,在胡集鎮張灣村太騎崖山上有幾處英雄烈士墓,無人管理、荒草叢生,附近堆滿垃圾。
得到這個線索3天后,鐘祥市檢察院檢察長曾慧就和公益訴訟檢察干警在發貼人的帶領下,前往現場實地調查,發現貼中描述情況完全屬實。經多方調查確認,貼中反映的7個墓碑的主人,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字第443部隊在40多年前修建國家重點工程荊襄磷礦時不幸犧牲的7名烈士。后來,隨著基建工程兵改編,機構撤銷,人員分流,這些墓地成了被遺忘的角落。

胡集鎮烈士墓地修繕一新(通訊員供圖)
檢察機關遂與有關部門聯系,指出了該批墓地在紀念設施管理、保護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發出了訴前檢察建議。行政機關全部采納并將烈士墓地修繕一新,原本殘破的烈士墓成了愛國教育基地。
“在網絡新媒體高度發達的當下,我們堅持線上線下互動的工作模式,確保線索摸排無死角,公益保護不缺位。”曾慧告訴記者,該院除與民政局、退役軍人事務局等主動聯系外,還充分運用門戶網站、官方微信、微博等載體,廣泛搜集線索,以迅速有效的行動將英烈保護落到實處。
一個專項行動:讓革命老區英烈長眠
9月11日,團風縣檢察院在組織“公益訴訟回頭看”過程中,專程到盤石橋烈士陵園查看修復狀況。據施工負責人曾強斌介紹,整個陵園修復的主體工程目前已基本完工,下一步將進行環境美化施工,很快將全部竣工驗收,重陽節前后,新陵園將迎接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烈士親人,他們將參加“新中國誕生70周年”烈士祭奠活動。當地群眾說,“檢察院的一份小建議,辦了一件大好事、大實事。”
據悉,1949年5月14日解放戰爭渡江戰役在團風作戰犧牲的43名吉林延邊籍烈士合葬于該陵園。但因鐵路施工,陵園環境被污染嚴重,檢察機關遂采用“公開宣告”形式,向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送達了訴前檢察建議。該建議被采納,陵園將被修葺一新。
這是湖北省黃岡市檢察機關開展保護英烈公益訴訟專項監督,用法律手段捍衛英烈尊嚴的一個側面。
黃岡是一片紅色熱土。曾經,為了爭取革命勝利、創建新中國,黃岡44萬優秀兒女獻出了寶貴生命,其中有5.5萬人被追認為革命烈士。在這片被革命烈士鮮血浸染的紅土地上,遍布烈士陵園、烈士碑亭、烈士墓地等革命遺址遺跡共792處。
專項行動中,該市檢察機關走訪調查革命遺址遺跡75個,其中2個國家級、9個省級、64個縣級,詢問相關當事人113人次。

蘄春縣劉河鎮烈士陵園烈士墓曾經雜草叢生(通訊員供圖)
面對不同程度被侵占、破壞、污損的革命遺址遺跡,該市檢察機關向相關管理部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59份,其中羅田縣、蘄春縣、團風縣檢察院均以公開宣告的方式送達,督促相關行政部門做好修繕保護工作,增設保護范圍和標志,恢復被污損的紀念設施,及時清理雜草、垃圾,補修脫落破損的紀念設施,恢復烈士紀念場所莊嚴、肅穆的氛圍。目前,59份建議均已落實到位。
除黃岡外,全省檢察機關均根據省檢察院部署,大力開展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專項監督活動。洪湖市檢察院重點圍繞土地革命時期湘鄂西根據地的英烈遺址摸排線索,發現該市戴家場鎮秋收暴動紀念碑和劉紹南烈士就義紀念碑上文字毀損嚴重,路易·愛黎先生舊居周邊環境惡劣,遂逐一發送訴前檢察建議,督促整改。檢察建議被采納,一批英烈設施舊貌換新顏。
一場普法教育:辦理一案教育一片
“今天的庭審非常有警示教育意義,可以讓更多人了解英烈保護法,并在生活中引以為戒,明白言論自由也要在合法的范圍內。英烈的形象不容詆毀!”
“每個有正義感的人都應該支持這樣的起訴和審判。希望每一位‘逆火而行’的英雄都能得到尊重,讓更多的英雄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讓更多人愛護、保護英烈,讓烈士家屬得到安慰。”
日前,隨州市檢察院對侵害四川涼山救火英雄烈士名譽的章某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該案是該省首例由檢察機關提起的英雄烈士保護領域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9月25日,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庭審現場,參加旁聽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群眾代表紛紛抒發觀庭感受。
今年3月30日,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雅礱江鎮發生森林火災。27名森林消防指戰員和3名地方撲火隊員在撲火行動中壯烈犧牲。應急管理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這30名同志為烈士。
然而,隨州市曾都區章某近期在網絡群組中,公然發表帶有侮辱性的不當言論,詆毀涼山烈士的名譽。章某的不當言論受到群內成員提醒、譴責,引起群成員的憤慨,并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查實后,公安機關依法對章某作出行政拘留15日并處罰款1000元的行政處罰。
根據法律規定,英雄烈士沒有近親屬或者近親屬不提起訴訟的,檢察機關依法提起訴訟。隨州市檢察院在履行訴前公告程序,書面征求烈士近親屬意見,并報湖北省檢察院審查同意后,于7月29日向隨州市中級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訴請判令章某在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法院當庭作出判決,采納檢察機關意見。
“我錯了,面對救火英雄的感人事跡,我感到對不起撲火的烈士,對不起他們的家人。我以后一定遵紀守法,多傳遞正能量……”章某當庭認錯并道歉。
“辦理一案、教育一片,是我們在開展英烈保護工作中堅持的重要理念。”隨州市檢察院副檢察長黃煥舉表示,讓詆毀者賠禮道歉是消除惡劣影響最好的“橡皮擦”,是任何物質性賠償都無法替代的,這是對烈士親屬、社會群眾最好的安慰,也是對烈士最好的告慰,更是向全社會表明檢察機關捍衛英烈權益的堅定決心。
今年以來,通過監督整改,英山縣的紅二十五軍紀念館衛生環境得到極大改善,浠水縣十三廟烈士紀念碑入口進出不暢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武漢市黃陂區吳光浩烈士陵園烈士故居已重新修繕……當前,湖北檢察機關正積極充分履行法律賦予的新職責,不遺余力做好英烈保護工作,努力使崇尚英雄、學習英雄、傳承英雄精神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推動全社會形成捍衛英雄榮光的良好風尚。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