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襄陽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 劉軍鵬
劉軍鵬,男,1976年生,中共黨員,1994年12月入伍,2006年10月轉業,現任湖北省襄陽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二級警督警銜。
他沖在偵查破案一線12年,立足刑警崗位,斗智斗勇,取得了驕人戰績。他刻苦鉆研公安警務信息化,堅持信息化為先導,勤學攻堅肯鉆研,自學創新了案發現場測向法、特定區域通訊信息篩選法、通訊與車輛軌跡比對法、多現場交叉比對法、內外網搜索尋蹤法、視頻追蹤、網絡特情定位法等各種復合型實用戰法。
2015年,“劉軍鵬情報研判工作室”被省公安廳列為全省情報研判工作室首批命名單位。他個人先后被市公安局評為“十佳信息化應用標兵”,被省公安廳評為“全省合成作戰情報研判專業人才”,被公安部評為“全國刑偵情報研判能手”。2016年榮記個人三等功1次, 2017年被襄陽市局評為“襄警十大名片”人物,2017年被評為襄陽市“五一勞動模范”,2018年被評為湖北省“五一勞動模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主動是最大的動力
2007年,當他在得知即將成為一名刑警后,為了盡快適應地方工作,劉軍鵬花“巨款”托人幫忙買來筆記本電腦和電腦自學教材,在此之前,他可是連電腦開機都不會。勤能補拙,他把自己鎖在辦公室閉關自修三個月,這讓他迅速成長了起來。
2010年,在偵破車城轄區系列摩托車被盜案時,4名盜車嫌疑人先后被捕,但另一團伙成員仍逍遙法外,民警經多次抓獲未果。劉軍鵬接到抓獲漏網嫌疑人任務后,征得自己QQ好友中一名武漢女網管同意后,多次利用QQ和嫌疑人聊天,使其放松警惕后進行視頻,并在獲取了嫌疑人的上網地址及視頻后進行抓捕,5名嫌疑人全部落網,破獲了發生于多地的11起摩托車盜竊案。
努力到竭盡全力 拼搏到感動自己
劉軍鵬的微信個性簽名上寫著:“努力到竭盡全力,拼搏到感動自己”。他說這句話對他的影響極大,經常用這句話勉勵自己。
2012年,高新轄區一工業園項目總經理清晨在馬路邊等侯司機時被刺。當時的視頻監控不像現在那么普遍、高清,僅有一銀行門前監控拍到案發現場,且拍到的人像模糊呈點狀,根本無法辨認。
在接到案子后,劉軍鵬三天吃住在工地,了解受害人的工作圈,逐個排查嫌疑。隨后開展第二輪重點約談,試圖從談話中發現些蛛絲馬跡。
同時他馬不停蹄地攜帶手持測向儀認真收集沿途電信、移動、聯通等基站代碼,根據基站代碼調取了案發后3至5分鐘時段內4個基站780余條通話信息,他將這些基站數據錄入到貝雷通訊數據分析系統,最終找到強有力的證據。終于,在劉軍鵬的強烈攻勢下,嫌疑人供出了同伙,4名犯罪成員先后被擒,查實了5人受雇報復傷人的犯罪事實,案件成功告破。
他說:“破案過程就像是解開一個又一個的謎團,只有把一個個謎團解開了,真相也就不遠了。”
合成作戰中心建立
劉軍鵬總結:“現在的合成作戰是在過去的刑偵‘老三套’基礎上利用‘天網’的海量數據進行分析匯總、研判追蹤。”
2016年8.26命案案發時,劉軍鵬和同事剛從河南偵辦完一起詐騙案趕回襄陽,這時已是晚上七點多鐘,他和同事正在一個小飯館吃飯,熱騰騰的餃子才吃了兩個,就接到通知要他立即趕到案發現場。
劉軍鵬顧不上一天的勞累和饑餓,又快馬加鞭趕到案發地,查看現場情況、調取案發門口監控、排查附近租戶、畫出路線草圖。等他忙完現場勘察、走訪已經凌晨一點,他又趕到團山派出所繼續查看帶回的監控視頻到凌晨五點,先后排除5名嫌疑人員,直到下午六點終于最后確定嫌疑人,鎖定追蹤軌跡。
隨后,劉軍鵬發現:該嫌疑人反偵查意識很強,他有意避開沿途監控探頭。
此刻劉軍鵬明白,一旦忽略一個偵察點,可能就破不了案,必須加快步伐。他又派專人調取大量數據搜尋嫌疑人,終于確定了嫌疑人是乘坐一輛河南牌照大巴車逃離。
劉軍鵬和他的同事們立即兵分三路,一路便衣追蹤逃犯、一路在各大高速路口排查過往大客車、劉軍鵬這一路隨時綜合信息進行快速研判,三方同時在專案微信群里互動報告進展狀況。
四十多個小時的不眠苦戰,劉軍鵬回到家時已經累的說不出話,也不想說話。他癱在沙發上,但腦子里的思緒卻怎么也停不下來,“并肩作戰的同事們還輾轉在各高速路服務站追蹤逃犯,只要還沒抓到罪犯,自己怎能安心休息?”
劉軍鵬聽著手機微信提示聲不停地響著,他知道,嫌疑人還沒抓獲。“為什么還沒抓獲?難道我提供的數據出現什么問題了?”他思考著,仔細回想這幾十個小時搜索數據的全過程——不對,一定是哪個環節遺漏了!于是劉軍鵬掏出車鑰匙開車就往高速監控中心去,直到被人拒之門外時才發現自己居然穿著睡衣短褲。
不達目的不罷休,劉軍鵬已經進入了焦灼狀態,他立即打電話讓同事趕緊過來,在同事的幫助下進入監控室,一人一杯水,一包煙,一動不動看監控,忙起來都忘了時間。
抓獲嫌疑人后劉軍鵬感慨地說:“案子偵破過程就是有這么多的無奈,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卻發現全是‘無用功’,有效信息可能只占我們所有收集研判數據中的萬分之一甚至是十萬分之一。”
刑警的職業病
劉軍鵬以前在部隊是偵察兵,身體素質過硬,有著2.0的視力、以一敵五的體能,可他現在由于要長時間靜坐面對視頻,分析數據,視力只有0.5,還有腰椎、頸椎、偏頭痛、神經性頭痛……一身的職業病。但是沒有付出,就沒有案件的收獲,只有從大數據中搜集海量信息數據,梳理回放出現場片段,才能真正做“不枉不縱”。
時代在發展,罪犯越來越狡猾,這對刑偵民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只有不斷學習,密織出一張張“天網”,各警種打破信息壁壘,提高合成作戰的戰斗力,才能讓刑偵事業變得更強、走得更遠!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