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政協辦公廳二級巡視員、離退休干部處處長 石寶國
石寶國,省政協辦公廳二級巡視員、離退休干部處處長,1981年10月入伍,1984年4月入黨,原武警湖北總隊服役,武警上校警銜。2001年12月起,曾任武警湖北總隊政治部秘書群聯處處長,武警湖北總隊醫院政委、武警黃岡支隊政委、黨委書記等職。先后四次榮立個人三等功,其中兩次在正團職主官崗位上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被武警總部表彰為“全國武警部隊優秀基層黨務工作者”。在部隊服役28個年頭后,于2008年11月轉業到湖北省政協辦公廳。
轉業后,石寶國經常告誡自己,好漢不提當年勇。28年的軍營生活雖是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但無論它有多么輝煌,卻只能作為美好的記憶而深深珍藏。脫下軍裝,軍旅生涯就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而這個句號已變成了一個碩大的零,回到地方,必須本色不改,初心不忘,重整行裝再出發!
石寶國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到省政協辦公廳工作的第一站,就是到房縣獅子巖村擔任新農村工作隊隊長。他二話沒說,農歷正月初八,就打起軍被包,穿上軍大衣,帶上深筒雨膠鞋出發了。在那里,他住在剛剛建起的村委會,墻體還沒有完全干透,十分潮濕而森冷,沒有碳火、沒有水、沒有電腦和電視,連電都是時來時不來。村支書和鄉親們都勸他到鎮上或縣里去住,但他不肯,說要按規矩辦,就住到村里。
“到了農村,就像回到自己的老家一樣,哪能這么多講究,況且我就是山里出來的。” 石寶國真誠而樸實的話語和行動,打動了鄉親們。在村里的日子里,他田間地頭看莊稼、走村串戶訪民情,無論到哪一家,都是接過茶缸就喝水,搬過板凳就坐下。鄉親們私下議論,看樣子,這個石處長還真是軍人出身,是個不錯的干部。白天鄉親們下地勞作,他都跟著去,幫忙育煙苗,拔雜草,栽核桃樹,遇到什么就幫什么。同時,多次召開村委會和村民代表會議,聽取、討論村里建設發展建議,制定了村里發展計劃,并多次往返于辦公廳,向省政協和辦公廳主要領導匯報,爭取支持。在短短的時間里,石寶國積極爭取了30多萬元資金,為村里架起了一座愛民橋,完善了村委會的基本辦公設施。
村里一位五保戶去世了,村干部瞞著他去料理后事,他知道后,執意前去吊唁看望。并在靈前三鞠躬,給其幫助辦理后事的侄子慰問200元。當時在場幫忙的鄉親們都驚呆了,說:“這個石處長與老人無親無故,他怎么來了?還給老人鞠躬,還送慰問金,真不簡單,這可是我們這個村遇到的頭一回。老人不孤單,有省里的干部來看他,也算圓滿了。”
65歲的老支書宋庭福的老伴長年患病,在十堰做過大手術,一直擔心手術后的身體狀況,整天提心吊膽,悶悶不樂,多次催促宋書記帶她去大醫院復查。宋書記因工作實在太忙,來去不方便,又沒有熟人,感到十分為難。石寶國知道后,就打電話請他們來武漢檢查,一切由他包辦。宋書記和老伴來武漢后,石寶國開著自己的車接送他們,管他們吃住,在省武警總隊醫院安排專家專門為他們二位做了全面體檢,免費備齊了必備藥品。
2009年7月,第九屆省政協王生鐵主席和時任十屆省政協宋育英主席先后前往房縣匯子營村、獅子巖村視察調研。石寶國在村里不到半年的工作,受到村民們交口稱贊,給兩位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農村工作隊的工作受到兩位主席的充分肯定,年度被省里評為先進。
2009年8月11日,石寶國同志提前結束為期一年的新農村工作隊工作,回機關主持離退休干部處工作,履行代理處長職責。從此,他與老干結緣,續寫十年老干工作十年情。
雷鋒同志有著“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火熱”的可貴品質,石寶國老干處長崗位上同樣十年如一日,以滿腔的政治熱情和昂揚的精神狀態投入工作中,從沒倦怠過,從沒怨氣過。十年只做一件事,而且把這件事做得風生水起,做得有滋有味,做得賞心悅目,實屬難能可貴。省政協李兵常務副主席在機關干部大會講:“一個能把冷板凳坐熱乎的人,是一個想干事兒、有本事的人。”石寶國應該就是這一類的人,最起碼可以說是一個想干事兒的人。
老干部工作是黨的組織干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自身的特殊性,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老干部工作代表黨中央承載著關心老干部、愛護老干部的重要政治任務,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老干部工作是一項需要付出、值得付出的光榮政治任務。石寶國同志十年來投身在這個平凡甚至被很多人不了解、不理解、看不起、瞧不上的老干部工作崗位上,把忠誠捧在胸前,把使命舉過頭頂,把責任扛在肩上,踐行他自己定下的“五心”(誠心、愛心、孝心、細心、耐心)工作標準,詮釋初心,不管他人怎么說怎么看,始終把自己的職業看得很高,把自己的崗位看得很重,把老干部看得很親,把“夕陽”看得很美。
整整十年,省政協的離退休干部由60名變為119名,基本上翻了一倍,這期間,還先后送走了15名老同志。隊伍結構從正省級到普通科員,年齡最大的近百歲,有黨的領導干部、有普通干部職工、也有黨外民主人士,是一支典型的特殊隊伍。
專司其職的石寶國善于爭取領導、善于發揮優勢、善于改革創新,以尊重老干部就是尊重黨的歷史,愛護老干部就是弘揚黨的優良傳統的政治站位,堅持老干部工作為黨和人民事業增添正能量的價值取向,持之以恒地抓好離退休干部的政治、思想、組織、作風和活動陣地建設,用心用情服務老干部,許多創新做法和經驗受到中組部老干局和省委老干部局的充分肯定。
十年來,省政協機關老干部隊伍沒有發生任何違法亂紀的人和事,也沒有發生任何意外事件。省政協辦公廳次次被表彰為全省離退休干部工作先進集體,老干部黨支部連續十年被機關黨委表彰為先進黨支部。在省直機關、在全省范圍內的各類比賽、競賽中次次獲得金獎,整體工作始終名列省直機關前列,堪稱排頭兵。特別是2016年推出了“共產黨人一桿旗——沈因洛”這個全黨“兩學一做”的重大先進典型。
石寶國擔任支部書記的黨支部連續十年被表彰先進黨支部,兩次被評為紅旗黨支部,他本人多次被表彰為優秀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和優秀公務員。他參加全省老干部工作系統業務比賽獲演講比賽一等獎,參加省直機關優秀黨支部書記微黨課比賽獲得第一名。通過他的演講,廣泛深入地宣傳了沈因洛同志的先進事跡,成為省政協辦公廳深化一流機關建設的一張亮麗名片。
石寶國愛學習勤鉆研,做老干部工作,既講政治、講政策、講原則,又講方法、講策略、講將心比心。一片丹心盡職守,一顆愛心獻老干。十年來,他沒有接受過任何老同志的吃請,沒有收過老同志的任何禮物,沒有借用過老領導的威望和人脈為自己和家人辦過任何事情。反而是在做了許許多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大量工作外,還為老同志做了許多鮮為人知、甘當無名英雄的好事實事。自覺踐行“忠誠、干凈、擔當”的好干部標準。
離休廳級干部魯永城,曾經擔任過王樹聲大將的秘書。1953年,他父親傾其一生的積蓄在武昌買了一塊120平方米的宅基地,準備有生之年能有一家老小的住處。由于當時沒有錢,房子沒能蓋。后經時光流失、時事變遷,他家的這塊宅基地幾經轉主弄丟了。離休后的魯老,幾十年后想起了這事,并咨詢了相關政策確認可以找回,于是他在78歲時開始層層反映,不下十幾次,但都無結果。后到了石寶國手上,看到魯老焦慮的情緒和渴望的眼神,他沒有給魯老講大道理,更沒有推諉,而是逐級匯報,四處尋找原始檔案。通過將近一年的苦苦搜尋,終于找到了已經發黃的原始檔案和地契,經相關主管部門認定屬真屬實后,多方采取措施,后經省政協楊松主席批示,武漢市政府妥善解決了魯老的歷史遺留問題,按相關政策給了他一套政府安置房。老人家在以后的日子里,逢人便說,今生無憾了。
2019年1月25日和2月25日,正好是新春佳節前后的一個月。省政協主席徐立全、常務副主席李兵兩位主要領導一起在這兩天,親自主持召開了機關老干部座談會和政協黨組聽取老干工作情況匯報會。石寶國激動地表示,機關老干部工作春常在,今年的春天更溫暖,省政協黨組和兩位主要領導的肯定、鼓勵和要求,成為他一路前行,永不懈怠的強大動力。
十年老干處處長,石寶國經歷了很多,為老同志辦了許多好事、實事,其中大量的是婆婆媽媽、微不足道的具體事、瑣碎事,但他卻把這項工作當事業來做,用心做好每一件事。也許有人會說,這有什么美?如果當真正走進這份事業,用心用情去經營這份事業時,就會發現,美在其中!美就美在他那“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美在他對黨的事業的忠誠和敬重,美在他那份愛老敬老的孝道之心和熾熱情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