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檢修公司輸電檢修中心帶電作業二班班長 胡洪煒
胡洪煒,41歲,中共黨員。1996年入伍,在廣東韶關市大瑤山隧道當武警。1999年底復員,成為國家電網湖北檢修公司輸電檢修中心一名外線工人。工作20年來,他葆軍人本色,克服恐高癥,練就一身高空帶電作業硬本領,2009年成為全球特高壓帶電作業第一人,被譽為勇闖禁區的電網“特種兵”。先后榮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等11項省部級及以上榮譽。今年4月當選2018荊楚楷模年度人物,發布儀式上對他的頒獎詞是“用責任和信念詮釋人生高度”。
“不愧是部隊鍛煉培養出來的”
1996年,從小崇拜軍人的胡洪煒服從組織分配,到廣東偏遠艱苦的韶關市大瑤山隧道擔任武警,1998年被所在武警支隊評為年度優秀士兵,1999年底復員。三年的軍旅生涯磨礪出他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意志品質。
退役后,他進入國家電網湖北檢修公司輸電檢修中心工作,具體從事超特高壓電網運行檢修和帶電作業。跟許多人對電力行業工作的印象不同,這是一份不僅艱苦且難度系數、風險程度都很高的職業,需要長年行走在高高的超特高壓鐵塔線路上,在帶電狀態下的強磁場環境中工作。
剛參加工作時,望著距離地面70多米高空的鐵塔線路,患有恐高癥的他頭暈目眩,但這難不倒軍人出身的他。為克服恐高癥,他在同事下班后堅持反復練習“軟梯登高”,手套磨壞了數十雙,終于能在鐵塔線路上行走自如了。作為職場新人的他,曾經由于檢修操作不熟練而導致更換間隔棒數量偏少,他就纏著師傅講解操作要領,探討改進辦法,晚上回家后還在琢磨操作技巧,兩天后,他基本上能與師傅“并駕齊驅”了。第三天,體力充沛的他比師父還多更換1個間隔棒。“他身上有股子軍人不服輸的倔強!”師父如是說。“三天超師傅”也成為該公司一段佳話。
胡洪煒剛參加帶電作業資格證書考試時,有人認為身高1.8米的他,受限于軟梯擺渡的作業空間小,不適合搞帶電作業。但他就在登梯練習時將身體縮到極致,每天爬3到4個小時,累到手臂酸脹,打破了大個子不能從事超特高壓帶電作業的行業偏見?,F在,胡洪煒成為該公司爬軟梯作業現場教學的示范老師。
在短短的幾年里,胡洪煒憑借著自己的勤學苦練,迅速成長為生產技術骨干,在各類技術競賽比武中脫穎而出。2008年8月,在華中電網公司500千伏輸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能競賽中,他領銜的團隊榮獲團體二等獎。同年9月,在國家電網公司500千伏輸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能競賽中,榮獲團體三等獎。2012年,在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500千伏輸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能競賽中,榮獲個人第一名。
和胡洪煒共事15年的劉繼承感慨地說:“在作業時,身為班長的胡洪煒有三個不會:有高空作業不會選擇地面作業,有高塔不會選擇低塔,有遠的不會選擇近的。”最苦最累的活,胡洪煒總是留給自己?!安焕⑹遣筷犲憻捙囵B出來的!”同事們常常感嘆道。
勇闖特高壓帶電作業的人類禁區
特高壓輸電線路上具有超強電磁場,能產生強大的感應電流,沒有相應保護措施,稍一碰觸便會瞬間化為灰燼。這是從來就沒有人敢闖的禁區。
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中,加強了“±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帶電作業”的項目攻堅。一旦成功, 意味著我國將掌握世界最高電壓等級輸電線路全套檢修技術。這是世界首次實踐, 沒有任何經驗可供借鑒,它要求的不僅是技術,更是探索“禁區”的膽魄和勇氣。
武警出身的胡洪煒憑借過硬的身體、心理素質以及精湛的帶電作業技術,在層層選撥中脫穎而出。“國家選中了我,我非常自豪。一想到我會是世界上第一個對特高壓進行帶電作業的人,我就很激動。”接下來的半年,胡洪煒每天都進行十幾個小時的嚴酷訓練。白天在高空線路上模擬操作,晚上進行技術總結,將每個操作步驟都優化到極致。半年里,胡洪煒吃住在訓練基地,用完了200副手套、穿壞了14雙工作鞋、磨破了7套工作服,磨破的水泡結成了厚厚的老繭。
2009年6月10日,胡洪煒迎來了從業生涯中最大的挑戰:世界上首次±800千伏特高壓輸電線路帶電作業正式開始!上午9點30分,在北京特高壓直流試驗基地內,他身穿宇航服般的金屬屏蔽服,一步一步登上高聳的特高壓鐵塔。
伴隨著導線刺耳的“滋滋滋”瞬時放電聲,他毫無畏懼,憑借標準的技術動作瞬間進入了特高壓直流強電場。他后來回憶:“進入電位時,臉上猶如無數根小針在扎,頭發感覺被人用勁在撕扯……”
豐富的經驗和過硬的技術讓胡洪煒心中有底,在隊友的默契配合下,他如同外科手術般連續精準操作1個多小時,順利完成了±800千伏特高壓直流等電位作業人員安全防護參數測試、等電位導線修補、等電位間隔棒更換等多項操作項目,試驗圓滿成功。我國電力事業攻克了世界級難關,±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隨后正式投入應用。
在那之后,胡洪煒被譽為世界上首位勇闖特高壓帶電作業領域的“禁區勇士”,榮譽不期而至,他不曾想過如此閃耀,便淡然處之?!罢嬲慕麉^不在于距離而在于每個人的內心,選擇一個方向,努力工作,堅持不懈。只要堅持,每個人都是英雄。”他如是說。
急難險重搶修任務總是沖鋒在前
正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因為擁有過硬的業務技能,從業以來他多次臨危受命,完成各種“急難險重”的工作任務。
2014年7月,熱浪滾滾。連接華中、華東電網重要輸電通道的500千伏玉軍一回發生險情,一旦跳閘,會危及整個電網安全。夏季是用電高峰,停電檢修會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火速趕往現場的胡洪煒在同事的協助下,冒著40多攝氏度的高溫,帶電作業拆除了懸掛在導線上5米多長的塑料布,讓在場人員倒吸一口氣。身穿厚厚帶電作業屏蔽服的胡洪煒,在105分鐘的高空作業,體能嚴重透支,下塔后休息了近半個小時才緩過神來。
2015年1月29日16時許,剛剛完成搶修作業的胡洪煒回到單位,手機再度響起,“宜興二回366號上相雙串絕緣子單串斷裂,請立即組織搶修”。
到達現場時已是晚上8點,現場一片漆黑,刺骨寒風呼嘯。胡洪煒帶頭上塔,到達橫擔后,手腳已經麻木。
他緊緊注視著地面工作的開展情況,當地面工作人員將新絕緣子拉至橫擔的瞬間,胡洪煒一個閃身,熟練的連接起球頭和鋼帽,隨后迅速下至導線側連接絕緣子與導線端,僅一小時,一起危及主網安全的重大隱患即告消除。
普通人登塔一次都會筋疲力盡,而胡洪煒卻是一天內四次登塔。短短5天的風雪,他一天都沒有落下,處理的嚴重、危急缺陷達十余處之多。
同年6月16日,500千伏夏鳳一回40號桿塔的4#拉線中的一根斷裂并脫落。為了盡快消除這一危急缺陷,胡洪煒毫不猶豫帶頭滑入深達近8米的泥坑中,顧不上淤泥的臟和臭,一腳踏進渾濁的污水里,對斷裂的拉線進行更換,震撼到現場所有人。
這樣的搶險在胡洪煒的職業生涯不計其數,成為“業務超人”的背后有這樣一組詳細的數字:1800余小時的超特高壓等電位作業時間,1200多公里高空走線,登塔9000多基,地面巡視12000多公里……
他的老班長,湖北省勞動模范湯正漢這樣評價道:“胡洪煒是我們這里最優秀的青年職工,他能有今天的成就,我一點兒也不覺得奇怪。因為他身上有一種黨員的氣質、軍人的氣質,肯吃苦、愛鉆研,難活兒、累活兒、臟活兒他都沖在最前面。”
“我自己沒有高學歷,也沒有高能力,要想進步就必須靠刻苦鉆研和一點一滴的積累,要吃比別人更多的苦,要流比別人更多的汗”。這是胡洪煒給自己的定位。
攻克超特高壓帶電作業技術“碉堡”
作為一個愛琢磨的年輕人,胡洪煒在立足崗位完成生產任務,不斷提升專業技能水平的同時,從未停止探尋技術創新和科技攻關的腳步。他和同事們建立了創新工作室,堅持科技攻關。目前已獲得51項專利及35項科技成果表彰,研制出多達18項新型帶電作業工器具,2項科技發明正在申請國際專利。
我國第一條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示范工程投產后,他參與完成了《特高壓輸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應用研究》課題,和±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帶電作業工具及操作方法的確定、操作方案的編寫等工作并成功研制出±800千伏及1000千伏特高壓進入等電位的方式方法,填補了特高壓交、直流帶電作業的空白,18項帶電作業工具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成果。
2014年12月8日,胡洪煒團隊還實施了世界上首次1000千伏特高壓線路直升機帶電檢修作業成功,標志著我國超、特高壓輸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已占據世界領先位置。
2018年,由胡洪煒主導完成的《特高壓V型絕緣子串帶電更換項目》,先后榮獲國網湖北電力有限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電網公司職工技術創新“雙越之星”優秀成果金獎,個人也先后榮獲11項省部級及以上榮譽稱號。
通過帶電作業檢修特高壓線路,每小時能挽回直接經濟損失300余萬元。有專家據此分析,按胡洪煒帶電作業的時間來算,他帶來的經濟價值至少1.5億元。而技術革新方面產生的價值,則無法用數字衡量。
胡洪煒,一位始終不改軍人本色的退役軍人,在湖北這個全國超特高壓電網的心臟地帶,以奮斗的姿態勇闖禁區、勇攀高峰,默默奉獻、守望光明,演繹出退伍不褪色、男兒志報國的新時代荊楚楷模之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