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熊華芳)退伍,只是戰場的轉移,真正的士兵,即使脫下軍裝,依然會保持軍人的信念和本色。軍運會保電期間,在武漢沌口三戰區有這樣一群來自國網嘉魚縣供電公司的保電衛士,他們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兵”的責任和擔當在他們的身上時時刻刻彰顯。
“軍裝在身,我是百折不撓的人民子弟兵;脫下軍裝,我依然還是個兵。”在保電期間,58歲的保電隊員湯宗環經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這也是他內心深處最堅定的信仰。1980年,湯宗環退伍后回到了他土生土長的嘉魚縣官橋鎮朱砂村,在當地從事電工工作,電力改制后,他在官橋供電所從事抄表、收費的工作,這一干就30多年。 得知這次能來參加軍運會保電,湯宗環興奮得好幾夜沒睡著。到武漢參加保電工作后,湯宗環做事依然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用他的話說,不論是在單位工作還是軍運會保電,都要認真對待,這一切的舉動都是源于軍旅生活的影響和一個軍人的信仰。

嘉魚縣供電公司退伍軍人保電隊員夜間場巡查線路。(通訊員供圖)
保電隊員鄭紅剛曾在武警服役,退伍后成為了一名電力工人,在平凡的崗位上繼續保持著和發揚革命軍人的光榮傳統。參加軍運會保電后,兩個年幼的孩子全靠妻子一個人帶,他內心難免有些牽掛。就在前兩天,他的腰疼病發了,走起路來很疼痛,同班次搭檔孟憲亮知道這個“秘密”后,要求他立即請假休息,鄭紅剛沒有同意,還囑咐同事不要告訴領導。
“我不能上賽場征戰,但有幸參與這場保電戰役,也要一樣盡全力打贏這場戰斗。” 鄭紅剛對同事說,“我不能掉隊!”能成為軍運會保電者,鄭紅剛感到非常自豪。他說,在服役期間執行過很多任務,軍運會期間,有信心會把保電工作做得更好。

嘉魚縣供電公司退伍軍人保電隊員在夜間檢查電纜通道的線路。(通訊員供圖)
40歲的保電隊員張海波是1996年的老兵,中學畢業后應征入伍空軍,在部隊度過三年青春熱血的時光。1999年,退伍后的他到電力部門工作,剛參加工作時,為了能盡快融入工作,他白天不斷向師傅學習電力技術操作要領,晚上回去加班學習理論知識,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摸索、不斷領悟,隨著工作時間的增長,他漸漸成為獨當一面的業務骨干。軍運會前,他主動請纓,表示要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由于工作認真負責,從不拈輕怕重,他成為了軍運會保電的“香餑餑”,深得領導和同事的認可。
保電隊員杜冕,1998年參軍,2001年參加工作。從一名軍人到一名普通的一線員工,再到現在的領導崗位,18年里,他的工作崗位變了,但軍人那種服從命令、善打硬仗、不怕犧牲的本色卻沒有變,從電力生產到營銷工作,他樣樣做得出色。

嘉魚縣供電公司退伍軍人保電隊員在夜間檢查用電設備。(通訊員供圖)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這句話早已融入了杜冕的血液,對于他來說,退伍變的只是工作崗位,不變的是用一生“為人民服務”的莊重承諾。在軍運會保電期間,他與保電隊員們一起起早貪黑,風里來雨里去,認真完成了各項保電工作,無愧于“老兵”這個神圣的名字!
“不忘初心,永葆軍人本色”。嘉魚公司這群在軍運會保電現場奔跑的退役軍人,以自身不懈的奮斗和對夢想執著的追求,努力續寫著老兵保電新傳,盡心盡力地堅守在軍運會保電現場最前沿。

嘉魚縣供電公司退伍軍人保電隊員查看軍運會保電當天記錄。(通訊員供圖)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