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許春春 肖霄 魯昊) 你遇到過電話響一聲就掛嗎?你接到過自稱是公檢法、醫保、郵政、法院、電信的工作人員的電話,要你把錢轉到“安全賬戶”嗎?生活中,一些市民就接到過這樣的電話,如果警惕性不高,就很容易中招。
如何識別電信詐騙?在遇到電信詐騙后,第一時間該怎么做?針對這些問題,近日,武漢市委國安辦、武漢市公安局在武漢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聯合舉辦“防電詐 筑安全”國家安全宣傳活動。現場互動熱烈,網友紛紛提問,如公共場所免費WIFI到底能不能蹭?遇到套路貸怎么辦?網絡刷單是不是騙子?現場民警均一一作答。

中心民警分析電信騙局。通訊員供圖。
據中心民警楊雅迪介紹,電信詐騙有四類騙局最為集中,分別是:冒充公檢法等特殊身份的人要求轉賬的;通過QQ、微信冒充“熟人”要求轉賬的;以抽獎、刷單等名義要求先付款項的;發送帶有木馬病毒網絡連接的。目前,武漢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已開通專門咨詢舉報熱線,24小時有工作人員值守,號碼為027-82221111和027-82223333,群眾日常生活中發現或者接到可疑電話、短信、網址、鏈接、二維碼等信息,可隨時撥打熱線進行詢問和舉報。
2018年,武漢市公安機關為電信詐騙受騙群眾挽回損失2.4億元。今年上半年,武漢市電信網絡詐騙警情呈下降趨勢,主要因為武漢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利用反詐中心微信公眾號,剖析最新的反詐案例,開展普遍性宣傳,同時前往各大高校,開展集中授課,面對面傳授反電詐知識,還邀請央視主持人撒貝寧擔任公益形象大使,拍攝專題反電詐公益廣告。并且定期開展警營開放活動,并集中組織資金返還,吸引更多群眾關心關注反電詐工作。

武漢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通訊員供圖。
武漢市委國安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維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就是維護國家安全。電信詐騙猖獗,人民群眾對此深惡痛絕,要提升群眾防騙意識,切實維護群眾財產安全。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