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張揚 通訊員張祖華、黃浩)“不管你錢在哪里,必須迅速返還,這是農民工的辛苦錢,我命令你現在把錢退回來,否則后果自負……”民警義正辭嚴地堅持,騙子的心崩潰了,16000元被騙款終于回到了被騙人賬上。這是近日發生在武漢的一起網絡詐騙案。
網貸騙局,往往針對無法通過正規渠道獲得貸款的群體,騙子們以打電話發短信的形式,以無抵押、低詐騙利息、放貸迅速辦理貸款為誘餌,引誘他人申辦貸款,并以各種理由騙取錢款。雖然手法老套,但是這一類騙局手法經常翻新,一些急需用錢的人容易被騙。12月21日,武漢地鐵某在建工地工人常某就中招了。
當日10時26分,武漢市公安局軌道分局接到報警稱,武漢市軌道交通8號線2期水果湖地鐵站在建工地內工人常某,被網絡詐騙16000元人民幣。分局110指揮中心迅速安排治安大隊查處,當班值班民警江鯤鵬接警后立即聯系報警人常某,并讓常某來軌道分局說明被騙情況,同時告知常某不要再與對方聯系,不要再向對方轉賬。
經了解,此前一日11時10分左右,常某接到了自稱是天津明軒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的客服電話,對方告訴常某是正規的貸款公司客服人員,詢問常某是否需要資金,常某考慮到年底車貸要還,就告訴他需要錢,想貸款4萬元。
常某便按照對方指令添加客服微信,發送個人及銀行卡信息,拍身份證照片驗證,簽訂合同后,對方以打款賬戶內必須要有40%貸款金額的資金,才能將貸款發放下來。于是常某向朋友借了16000元人民幣存入銀行卡。
對方告訴常某,要進行最低還款能力驗證,常某手機此時收到了一條驗證碼,為了盡快取得貸款,常某沒有多想就把驗證碼發給了對方。結果,不到一分鐘,常某就收到了16000元人民幣被劃走的通知。
常某收到錢被劃走的通知后,迅速詢問客服人員短信是什么意思?對方又以常某個人賬戶流水不夠為由,需要加他們公司財務的微信做流水,常某通過對方發送的微信群二維碼加了“財務部群”。
加入財務部群后,微信群里微信名“小茹”的人告訴常某,他的銀行流水不夠,財務人員要幫常某做流水提示,“之后被劃走的16000元會和貸款金額一起到賬”。接著,群里有人發給常某一張天津銀行56000元的支票照片,并告訴常某最快2小時最慢24小時貸款可以到賬。
然而,直到12月21日早上7點,常某依然沒有收到貸款到賬信息。常某通過微信聯系客服詢問貸款什么時候到賬,客服回復稱,常某的賬戶沒有開啟支票轉賬接收功能,需要和他們公司再做幾筆交易,對方才能放貸。常某感覺被騙,遂打電話報警。
民警了解詳細情況后,一邊向武漢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報送貸款公司劃款賬戶,一邊通過常某提供的微信,與騙子進行溝通交流,并告知騙子受害人已經報警,公安機關已立案偵查。騙子竟仍心存僥幸,不相信民警的話,編造謊言與民警周旋。民警直接撥通騙子電話,對其進行法律宣傳教育。同時,民警自拍照片發給騙子,騙子看到民警的照片后,同意返還騙取的錢款,將16000元人民幣如數歸還。
民警提示:網上信貸存在風險,要加強信貸常識的學習了解,最好選擇正規的金融機構。切不要掉以輕心,正規貸款不需要提前支付保證金,在挑選網絡貸款平臺時,如果遇見對方直接或變相要求支付“貸前費用”時,都是不符合規定的,都可能存在詐騙。網上貸款最好通過借貸平臺進行操作,萬萬不能私下通過支付寶、微信、手機等進行轉賬。一旦發現被騙,盡量記住對方的銀行賬號,要第一時間撥打110進行報警。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