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張揚 通訊員馮威 袁野)春節一天天臨近,騙子也蠢蠢欲動,把目標瞄準了你的錢包。1月20日,武漢警方公布春節期間可能出現的“六類騙局”,提醒市民在享受春節狂歡時,別忘了防范電信網絡詐騙。
1月3日晚,市民黎女士在家刷微博時,看到一個微博博主正在發起粉絲返利活動,粉絲向博主轉賬,最低可以獲得50%的返利,轉賬金額越高。黎女士不禁心動,立即聯系博主詢問返利活動的操作步驟。博主給黎女士發來一個二維碼,并告訴她,掃描二維碼轉賬后,將轉賬截圖和收款碼發給博主,3分鐘內即可返現。
黎女士掃描二維碼轉了8000元錢,并按要求將轉賬截圖和收款碼發給博主,但3分鐘后她并沒有收到返利的資金。詢問原因,博主說是名額沒有了,需要再增加12000元,才能參加返利活動。但黎女士手中已無多余資金,博主卻稱黎女士只需轉款6000元,另外6000元可以幫忙墊付6000元,還稱參加活動后必須完成,否則不能退錢。
無奈,黎女士設法籌集了6000元給對方轉過去,可依然沒有收到返利的資金。在與博主溝通過程中,黎女士突然發現微博被封。發現自己被騙,黎女士立即撥打了110報警。
武漢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民警提醒市民,在歡樂過春節的時候,不要放松警惕,牢記凡是陌生人要求轉賬、匯款、驗資及索要賬號、密碼、驗證碼的,都是詐騙;凡是所謂“熟人”發來短信、微信、QQ等要求轉賬匯款的,都要當面或語音通話核實;凡是以電信網絡方式進行的抽獎、刷單、交友、推介等,以各種名義要求先支付資金的,均可能是詐騙;凡是短信或互聯網上要登記銀行卡信息的不明網絡鏈接,都可能帶有木馬病毒,并導致銀行卡被盜刷,防止自己的財產遭受損失。一旦發現自己被騙,要立即撥打110報警。
附:春節前后易高發電詐手法:
1、微信紅包詐騙:
不法分子通過在群聊、朋友圈等地方散布一些鏈接式紅包,常見的有86.98待查收慶祝5G成功上市話費大派送、【發錢啦】88萬領完即止,快點來搶哦!
民警提示:此類紅包為誘導鏈接,跳轉外鏈要當心,分享轉發等于在為不法分子宣傳。
2、家長群詐騙:
不法分子通過潛伏在班級群,趁老師午休或上課期間,克隆班級老師的頭像、昵稱等,在群里模仿老師口吻以交書本費等為由誘騙家長在群中進行轉賬匯款。
民警提示:在群中收到“交費”、“轉賬”等信息通知時,可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與學生、老師多方核實,不要急于轉賬匯款。
3、機票改簽詐騙:
騙子假冒航空公司客服,稱你所乘坐的航班延誤或取消,需要改簽或退票,并提出給予一定經濟補償,誘使受害人進行轉賬匯款來實施詐騙。
民警提示:收到此類消息,不要輕信補償錢款的短信,可直接與航空公司官方客服聯系核實。切勿給陌生人轉賬匯款。
4、冒充“熟人”發送祝賀短信詐騙:
假冒受害人的同事親友,發送含有木馬鏈接的“祝福信息”或“祝福相冊”,誘騙受害人點擊,將木馬植入受害人手機或電腦,隱藏在后臺截取受害人手機信息,如銀行、身份證號、各種交易密碼等個人隱私信息,盜取受害人錢財。
民警提示:收到含有網址鏈接的短信要小心冷靜,切勿讓自己的好奇心占據上風,給自己的財產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5、刷卡消費詐騙:
騙子通常采用群發短信的方式,假稱受害人銀行卡有大額消費,可能是銀行卡被盜刷,或者個人信息被盜用。然后冒充銀聯中心工作人員及公檢法工作人員連環設套,要求受害人將銀行卡中的錢款轉入所謂的“安全賬戶”,或套取銀行賬號、密碼從而實施詐騙犯罪。
民警提示:公安機關辦不會通過電話、微信、QQ等方式詢問涉案人員重要個人信息,也不會利用微信、QQ發送“調查令”“逮捕令”或要求轉賬匯款、提供銀行卡密碼等。
6、中獎詐騙:
騙子通過非法手段獲取當事人的個人信息后,利用偽基站或者互聯網的軟件群發虛假中獎信息或郵件,謊稱當事人春節期間中了大獎,當事人一旦聯系兌獎,騙子就以“個人所得稅”“公證費”“轉賬手續費”“滯納金”“違約金”等各種名目要求受害人匯錢,實施詐騙。
民警提示:騙子假冒電視欄目或者機構名義,群發虛假中獎信息。接到類似短信、郵件千萬不要相信,這是詐騙分子發來的釣魚短信。天上不會掉餡餅,收到所謂中獎信息要提高警惕,做到不信、不理、不匯款。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