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邱玲鵬 肖慧婷 通訊員孫四海)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荊楚大地。在全省抗擊疫情的戰場上,湖北省榮軍醫院500余名干部職工沖鋒一線、全力戰疫,用身體筑成防線、用生命守護生命。

湖北省榮軍醫院科室醫生交接班。通訊員供圖
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兩個多月來,省榮軍醫院先后開設7個隔離病區,拿出170余張床位用于收治工作。截至4月15日,醫院發熱門診累計接診4959人,累計收治住院病人868人,為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貢獻堅實力量。
抗疫一線 黨旗高高飄揚
1月20日,湖北省榮軍醫院被列為武漢市首批61家發熱門診定點醫療機構之一。
1月23日凌晨,湖北省榮軍醫院被列為洪山區新冠肺炎患者定點收治醫院。上午7點,院黨委緊急部署,取消全員春節假期,召回休假人員,立即籌備組建新病區專門收治發熱病人。

湖北省榮軍醫院黨委召開會議。通訊員供圖
前線抗疫,分秒必爭。
剛下夜班的老年病科副主任醫師張晉接到消息后,馬上向醫院黨委主動請纓要求到防疫一線,牽頭組建發熱三區。“我是青年黨員,我必須上。”張晉說,“作為醫生,治病救人是職責;作為黨員,挺身而出是使命。”
抽調人手、轉移病人、騰出病床……10點,各科室醫護人員火速集結、三個發熱病區組建完畢,上午便開始收治新冠肺炎病患。

張晉查看患者肺部CT。通訊員供圖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崗位,就有一份奉獻。”1月20日至3月27日,省榮軍醫院黨委共組織召開黨委會26次,多次召開臨時黨委(擴大)會議,在發熱病區成立5個臨時黨支部,吹響與病毒賽跑的沖鋒號。
內二科主任王中偉是發熱一區的黨支部書記,疫情爆發之前,他就根據每年冬春季節流行病學特點,按計劃在12月中旬帶領科室進行了流行性感冒和病毒性肺炎的診療知識專題學習,并提醒同事加強自我防護,嚴格衛生管理。然而,疫情的發展還是很快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王中偉(左一)與同事查房。通訊員供圖
1月19日,醫院黨委指示把內二科改造成全院第一個隔離病房,當天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4人。次日,王中偉在早交班會上向全體成員發出了動員令:“我們已是前沿戰場,我們為醫院的榮譽而戰,今天每一位都是戰士,一定要服從命令,召之即來,來之能戰!”
“我很慶幸,兩個多月的時間,我們科室不僅沒有一人當逃兵,還有9位同志主動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王中偉說道。
抗疫以來,省榮軍醫院共有19名醫護人員火線入黨,在踐行醫者的初心使命中譜寫忠誠。

醫護人員火線入黨。通訊員供圖
白衣執甲 逆向而行
疫情就是命令,省榮軍醫院結合醫院實際,第一時間部署相關工作,成立領導小組及醫療救治防控組、行政后勤保障組、綜合組,舉全院之力組建7個發熱病區,全力以赴開展醫療救治工作。
——發熱病區醫護人員:護佑生命 奮戰到底
“接到支援通知,馬上出發!”“我正在回來路上,買不了車票,要晚一點點到!”1月23日,省榮軍醫院通知召回休假人員,24日除夕夜,醫院全員到崗,迅速集結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家住大悟的李金霞,回到老家后接到了緊急到崗通知。此時武漢已經封城,買不到回漢的車票,她想盡辦法聯系到一輛小車,一路繞行,終于在當晚趕到了醫院。
疫情爆發之初,防護裝備緊缺,急診科醫生來不及準備便沖上了前線,熊文濤就是其中一員。在發熱門診剛設置時,他一個夜班從下午5點到凌晨2點,就接診了70多個病人。

熊文濤在接診。通訊員供圖
發熱七區的護士長劉靜3月2日下午四點她接到通知,要求一個小時后緊急轉入新設立的七區“戰場”。時間緊迫,開水瓶、床單被褥等物品均沒有到位,劉靜便帶著同事將自己原科室的物品搬來,僅一個半小時就完成了開科的籌備工作,當晚收治了27位患者。“現在想想好像是挺困難的,但在大家的幫助支持下,我們都挺過來了。”劉靜說道。
——咽拭子采樣人:職責所在 義不容辭
在省榮軍醫院,采樣組10名隊員始終保持戰斗狀態,承擔著為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進行咽拭子采樣的工作。
“啊——張開口,對,別緊張。”在發熱門診,采樣組隊員邢利嫦正在為患者進行咽拭子標本采樣,這是離病毒最近的操作之一。采樣時,邢利嫦與患者相距不到50公分,她的防護面罩被患者呼出的熱氣染上了白霧,看不清病人的采樣部位,她只能再靠近一點。
退役軍人袁添作為核酸檢測組負責人,他一天最多要做100多例核酸檢測,人手最緊的時候,他的微信步數一直刷爆朋友圈,為保證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有序進行,幾乎是連軸轉。此起彼伏的電話、各類材料報表、與上級有關部門溝通聯系、發熱病人標本采樣、明確標本送檢、重癥病人轉運、物資調配......超負荷的工作量讓袁添時常感到有些體力不支,但只要有事情來了,他就會“滿血復活”,工作間隙在椅子上靠十幾分鐘已是難得的休息。

袁添(左一)正在和社區服務員核對轉運患者名單。通訊員供圖
“爸爸媽媽已經心疼的掉了好幾次眼淚”“我不知道你什么時候才能回家...我們已經錯過了很多個紀念日......”袁添的妻子曹憬在給丈夫的信中寫道。
——后勤保障組:無私奉獻 保供助戰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戰疫情,后勤保障是保證。疫情發生后,省榮軍醫院總務科第一時間吹響“保障集結號”,科室材產組、供氧中心、水電班、電梯班、餐飲保障組等各班組緊張有序地開展崗位工作,解除一線人員后顧之憂。

總務科職工進行院內消毒工作。通訊員供圖
發熱病區的供氧壓力不夠,供氧中心四處聯系購氧,及時將300余瓶氧氣送到病區;洗滌公司無法開工,被服中心多方輾轉聯系,進入病區收取病人換下的被服,送到遠在200多公里外的公司進行洗滌消毒。
退役軍人蔡緒強是總務科的一名職工,負責全院職工及病人的飲食配送工作,他每天早上5點多起床,一直忙到晚上7、8點,回到駐地后還繼續統計第二天送餐的份數。隨著隔離病區增加到7個,最高峰時一天的餐食將近700人份,但他從沒有耽誤過一名患者、一位醫護人員的一日三餐。
3月9日上午,蔡緒強因心臟驟停,搶救無效,因公殉職,年僅53歲。
倒下前,他發出最后一張送餐統計表,但他再也不能親手把熱飯熱菜交到一線的戰友手里了。

蔡緒強(中)正在與同事搬運餐食。通訊員供圖
3月20日,中共湖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黨組追授蔡緒強同志為廳直系統“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志愿者服務隊:你守護患者 我們守護你
為給一線醫護人員提供更有力的堅強保障,省榮軍醫院黨委在全院征集志愿者,不分專業、不計報酬。外科、康復科、門診醫技科、行政科等科室迅速響應,成立志愿服務分隊全力支援。

志愿者搬運物資。通訊員供圖
2月9日,體檢中心主任張莉作為志愿者加入“援鄂醫療隊后勤保障組”,帶領團隊日夜奮戰,2天內將40個房間的清潔消殺工作、床單被褥整理到位。為了更方便做好醫療隊的后勤工作,張莉將酒店原本用來堆雜物的一間房清理出來,自己入住。
兄弟馳援 協同作戰

退役軍人事務系統醫療隊剛下車。通訊員供圖
“他們來了!”
2月11日下午1時15分,載有40名醫護人員和物資的車輛駛入湖北省榮軍醫院附近一家酒店大院,來自山西、浙江、江西三省榮軍醫院的首批退役軍人事務系統援鄂醫療隊順利抵漢。12日上午,經過半天的培訓,援鄂醫療隊的成員們便投入緊張的工作當中,全力救治患者。
晏鑫鵬是江西省榮軍醫院副主任醫師,他是院里第一個報名支援武漢的醫生。在湖北省榮軍醫院的隔離病房,他和其他兩名醫療隊隊員主管10名確診患者,除了查看患者生命體征、擬制治療方案,他們還要幫護士分擔抽血送檢、采集咽拭子做核酸檢測等工作,工作時間里幾乎沒有片刻停歇。

晏鑫鵬對發熱二區醫生敬軍禮。通訊員供圖
當看到有患者因不堪每天面對醫院生離死別的壓力而產生了放棄治療的想法,江西省榮軍醫院醫生李寧特地添加了患者的微信,下班休息后通過微信聊天,運用心理咨詢專業知識幫助他們宣泄負面情緒,重建治療與生活的信心。“你這個方法比藥物治療效果還好呀!”李寧的微信心理輔助治療法受到許多患者好評,被稱為“話療術”。
2月17日是江西省榮軍醫院主管護師鄒雁的生日,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和地點,沒有蛋糕、沒有蠟燭、沒有長壽面。當鄒雁走到操場看到一個餅干盒上插著一根點燃的酒精棉簽,聽到隊友們唱著“生日快樂”時,她感動得哭了。“我希望祖國繁榮平安、我們早日歸家。”在微微“燭”光中,她許下了生日愿望。
由于隔離病房的特殊性,水果成了難得一見的“稀罕”食物。有時候,醫療隊隊員會把自己的水果帶去病房分發給患者。一天下午,四病區的全體住院病人都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由浙江省榮軍醫院援鄂醫療隊隊員送來的蘋果。患者陳阿姨握著蘋果說:“我舍不得吃,再想吃也舍不得。”雖然戴著口罩,但從她笑瞇瞇的眼睛里,能“看”到口罩下那張喜悅的臉龐。

病人收到醫療隊送來的蘋果。通訊員供圖
送別情依依,萬里春風暖。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經批準,退役軍人事務系統完成援助任務的援鄂醫療隊有序撤回。2020年3月22日,湖北省政府在退役軍人事務系統援鄂醫療隊駐地舉行歡送儀式,為40名醫護人員送行,感謝他們在武漢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逆行馳援、英勇戰斗,為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作出的突出貢獻!


為退役軍人事務系統援鄂醫療隊送行。通訊員供圖
離開駐地酒店前,醫療隊隊員留下了一封封感謝信,感謝后勤保障人員和并肩作戰的戰友,祝福湖北、祝福武漢。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