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來,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著力打造全國營商環境最好城市”的目標,對照全國先進法院標準,認真查找立案、審判、執行、司法鑒定、破產辦理等各個環節存在的短板,修訂出臺29項工作制度,為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努力為爭創全國服務環境最優城市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在2019年國家發改委組織的中國營商環境評價中,武漢市名列全國前十,中西部城市第一。市法院作出突出貢獻,《人民法院報》《長江日報》等中央、省市媒體先后大篇幅專題報道武漢法院優化營商環境工作。
健全完善社會矛盾化解機制,著力降低化解商業糾紛成本,努力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一是在立案環節,修訂《關于進一步提升立案、分案工作效率的通知》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切實解決有案不立,推管轄,立案時限過長、案卷移送效率不高等問題。二是在審判環節,進一步強化審限監管,嚴格審限延長、扣除、中止等情形的審批,嚴格控制重復開庭和多次開庭的時間間隔。三是在執行實施環節,修訂全市法院《執行實施案件辦案指引》,進一步規范執行實施案件辦理流程,全市法院開展“夏季風暴”集中執行行動,效果明顯。四是推進多元化解決糾紛機制深化和完善。五是密切關注“互聯網+”時代需求,推進訴訟服務中心轉型升級。
2019年,武漢兩級法院共受理合同糾紛執行案件平均執行用時102天,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武昌區法院“艷陽天酒店騰退執行案”入選“全國法院十大執行案件”。
加大產權保護力度,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努力營造平等包容的商業環境。一是進一步加大產權司法保護力度。準確把握并嚴格執行產權保護司法政策,嚴格區分經濟糾紛與刑事犯罪。二是注重保護中小投資者的權益。成立武漢中院保護中小投資者領導小組,加強對工作的組織領導。三是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加大知識產權侵權懲罰力度。
完善破產審判機制,助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努力營造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環境。針對辦理破產不但需要法院的努力,更需要依靠黨委的領導和政府的支持。一方面在法院內部,從完善破產審判機制入手,加強破產審判專業化建設、積極探索破產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深化完善“執轉破”工作機制。另一方面,上門協調市政府辦公廳、市財政局、市司法局等政府部門,主動爭取對法院破產審判工作的支持,推動建立了常態化的府院聯動機制、設立破產援助專項資金、加強對破產管理人業務指導和考評。
選送單位:武漢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辦公室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