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梁平妮 通訊員 楊仁春
為深入推進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活動走深走實,山東省海陽市委政法委注重統籌兼顧,將教育整頓活動與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緊密結合,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
網格化管理辦實事辦好事。市委政法委在城市社區創新建立“小區議事會”制度,制定印發《小區議事會工作方案》,打造基層民主協商平臺,讓居民充分參與社區事務管理,做實社區共建共治共享。突出四化管理,創新信息采集維護、問題源頭發現、任務協調處置、重點人員管理四項機制,探索建立全面覆蓋、管理規范、服務到戶、責任到人的網格化管理體系。截至目前,全市共走訪居民5萬余戶,新摸排登記居民信息12.3萬余條,流轉辦理網格事件1萬余件,網格及社區層面共協調處置居民矛盾糾紛400余起,幫助群眾處理各類民生問題800余個。
“一站式”服務紓民困解民憂。市委政法委積極探索創新社會治理服務模式,通過“三個優化”打造上下聯通、左右聯動的綜治服務平臺。對全市14個鎮街綜治中心全面提檔升級,進一步完善綜治中心領導機構和工作制度,使基層黨建、便民服務、網格化管理、綜合治理和信訪維穩等功能融為一體,實現“一站式”辦公。重點打造心理健康咨詢室、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矛盾糾紛調解室等專業性行業性功能室,為群眾提供矛盾糾紛調解、法律服務、心理健康咨詢等“一站式”服務。同時,結合基層實際,個性化打造家事調解室、咨詢室等特色功能室,讓老百姓的矛盾糾紛在家門口就能得到專業合理的解決,極大地提高了基層服務群眾、維護社會穩定的能力水平。截至目前,市鎮兩級累計召開研判會議900余次,處理各類綜治維穩信息12000余條,群眾反映的問題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群眾安全感、幸福感、滿意度顯著提高。
“三專”體系強化特殊人群服務管理。市委政法委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為切入點,以實施“心防”工程為抓手,著力構建以專門機構承載、專業服務疏導、專項措施保障為主要內容的“三專”心理健康服務工作體系,不斷提升社會心理健康服務能力和水平,切實把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為民服務實效。活動開展以來,為群眾、學生和服務對象開展心理健康服務560余人次,解決學生及家庭各類心理問題258起,企業職工心理問題190余個,受益人群1200余人次,向全社會公眾開展開放式、公益性心理健康教育講座30余場次,受眾2000余人次,取得良好社會效果。
法德共治提升市域社會治理效能。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法德融合,依托市鎮村三級綜治中心,全面推行政法干警聯村、鄉村干部聯管、調委會聯處的“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機制”,廣泛動員“紅白理事會”“法律管家”等進駐鎮村綜治中心,引導群眾在法治軌道上主張權利、解決矛盾。在鄉鎮(村居),充分發揮老黨員、老干部、老鄉賢人員熟、威望高、接地氣、群眾信任的優勢,建立“三老”矛盾調解機制,堅持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為群眾搭建辯理析法的平臺,推動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今年以來累計調處化解婚姻家庭、鄰里關系、生產經營等方面的矛盾糾紛264件,調處成功率100%。
持續深化“法德共進”活動,以“法安天下、德潤人心”為主題廣泛開展進機關、進學校、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家庭“六進”專題教育活動。不斷創新普法宣傳教育載體,強化法治文化陣地建設,推進法治文化陣地向社區樓院延伸,進一步培養了群眾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的法治思維習慣。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