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傅文婧7月3日報道:學生家長周女士的孩子即將升入小學四年級,閱讀理解和寫作文一直都是弱項,即使買了很多書給孩子看也收效甚微。都知道閱讀寫作能力是很難在短期提升的,暑假來臨,如何利用長假讓孩子提升語文水平?來聽聽專家的建議。
“閱讀理解與寫作能力的提高,必然是要通過長期積累實現,很難一蹴而就。”上海師范大學中文系副主任劉暢副教授表示,小學生正處在閱讀習慣逐漸養成的關鍵階段,要提高他們閱讀理解文章的能力,首先是要培養閱讀興趣,讓孩子能夠靜下心來讀書。“有的家長可能會讓孩子多讀經典、名著,這當然沒錯,但有些孩子尚未從閱讀中找到樂趣,讓他們讀自己不感興趣的書,恐怕是很難有所收獲的。”所以,對家長而言,需要分辨孩子的閱讀喜好,讓他們先從自己感興趣的書讀起,“從閱讀中感受快樂,然后再加以引導,擴大他們的閱讀面。”
讀書不能囫圇吞棗,要有咀嚼、思考的過程。“從我自己陪孩子讀書的經驗來說,家長應該要引導孩子去歸納和思考自己讀到的內容。”劉暢以自己為例介紹道,“比如孩子讀完一本書,家長可以讓孩子將書中的主要內容復述出來,也可以用聊天的方式向孩子提出問題,促使他們對閱讀過程進行反芻。”
讀書不能僅限于“讀”的過程,做好讀書筆記也是提高閱讀質量的一個重要方法。“既可以促進孩子邊讀書邊思考,又可以鍛煉他們的表達能力。”劉暢建議,高年級的孩子可以摘錄自己覺得有意思的語句,記述自己讀完書后的感想,對所讀的內容做出評價。他也提醒,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不要過多干預,“要讓孩子獲得一個相對自由、隱秘的表達空間,這樣才能把自己讀書的真切感受寫出來。”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語文學習中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看圖寫話”。但不少家長都反映孩子“每逢寫話就詞窮”,來來回回都是差不多的“套路”,措辭也比較單調,這要如何提高呢?劉暢表示,看圖寫話往往是從模仿開始的,所以孩子一開始練習寫話,總是容易形成某種固定的模式。“而在寫話過程中,由于詞匯積累不夠,大部分孩子不太習慣運用形容詞、副詞,因此句式結構看上去比較單調,這些都是正常現象。”
劉暢指出,隨著語文知識的積累和寫話練習的不斷深化,孩子的詞匯量和表達方式自然會逐漸豐富,寫話能力也會逐漸提高。從家庭教育的角度,他建議家長可以采取一些方法來引導孩子。例如,增加孩子的詞匯量,“當然所謂增加,不僅是要教會孩子書寫,而且要教會孩子正確運用。”又例如,可以通過范文,向孩子示范多樣化的句式和詞語搭配,讓孩子有更多可供參照的對象。“更重要的是,家長要鼓勵、引導孩子在看圖寫話時大膽想象、大膽表達,在遵循題干要求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暑期是閱讀的黃金季,但盲目地追求數量并非最佳選擇。劉暢認為,暑期未必要讀很多書,但要讀得精細,讀完應該有所收獲。“同學們首先還是要按照學校的相關要求,認真讀完學校推薦的書目。”此外,他推薦學生及家長檢索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發布的《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從中選擇有興趣的書籍。“無論選擇哪些書籍,各個學段的學生都應利用假期,閱讀一定量的自然科學、藝術類書籍,如《空間簡史》《昆蟲記》《談美》《藝術的故事》等,豐富知識儲備,提升綜合素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