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為民埋頭苦干的“當代愚公”
——記“七一勛章”獲得者、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原草王壩村黨支部書記黃大發
“老支書好,我們是從遵義過來的,聽說您從北京回來了,特意來看看您。”7月3日,遵義市播州區團結村(原草王壩村)游人如織,趁著周末,各地游客紛紛來到團結村打卡。
7月3日,記者在遵義市播州區團結村見到了“時代楷模”、“七一勛章”獲得者黃大發。帶著沉甸甸的榮譽回到家鄉,他顧不得休息,熱情地接待著每一位慕名而來的客人,耐心地跟大家分享這份特殊的榮譽。
86歲的黃大發曾任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原草王壩村黨支部書記。20世紀60年代起,他帶領200多名群眾,歷時36年,靠著鋤頭、鋼釬、鐵錘和雙手,硬生生在絕壁上鑿出一條長9400米的“生命渠”,結束了當地長期缺水的歷史,使草王壩每年糧食產量從原來的6萬斤增加到近百萬斤。
這條渠,被當地群眾親切譽為“大發渠”。
“我的一輩子用一個‘干’字就總結了,老老實實地干,踏踏實實地干。”回想起修渠的經歷,黃大發難以掩飾心中的激動。
獲得“七一勛章” 倍感光榮
“能受邀到北京非常高興,每天都有新收獲。”黃大發興奮地說,他到過北京14次,這一次的感受完全不一樣。
回想走上舞臺領勛章的那一刻,黃大發激動不已,“第二次和總書記握手,倍感親切和驕傲。”
接受記者采訪時,黃大發不停地用粗糙而有勁的手撫摸著那枚沉甸甸的勛章。
在北京期間,黃大發每一天都有新感動。7月1日,他與全國各界代表一起參加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并登上天安門城樓觀禮,近距離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以前,他想都沒想過這輩子能在天安門城樓慶祝黨的生日。
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和人民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那一刻,黃大發心潮澎湃,為祖國的強大感到自豪。
經過百年奮斗,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黃大發既是見證者,又是建設者。歲月如梭,他的初心不變。
修渠事跡寫進黨史館
6月28日,黃大發和大家一起參觀了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
黃大發說,這是他第一次全方位、全過程了解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程,一張張圖片、一件件文物,濃墨重彩地反映黨的不懈奮斗史、不怕犧牲史、為民造福史,讓人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新中國來之不易。
最讓黃大發激動的是展覽館里掛著他的照片,寫著他事跡。“以前根本沒想到會有這份榮譽,我只不過是堅持把一件事做好。當時想的就是帶著大家苦干實干,能有大米飯吃就行了。”黃大發說,自己只做了一件事,黨給了他最高榮譽,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半個世紀前,黃大發帶著全村人,歷時36年的千辛萬苦,用鐵錘和鋼釬,在懸崖上鑿出一條9400米長的生命水渠。踐行他的初心和使命,也實現他對黨組織和人民的承諾,草王壩人吃上了白米飯,日子一天天好起來。
而今天,正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86歲的黃大發又主動響應黨組織號召,走家串戶積極宣傳黨的好政策,與村民促膝談心,鼓勵大家干事創業,號召村民調整產業結構,村民的生活也越來越紅火。
黃大發說,農民要過上好日子,就要跟著共產黨好好干,苦干實干加油干。
“最貧困的幾戶人家都已經搬進了小樓房,現在是二層‘小別墅’遍地起,轎車開進農家院。”黃大發滿臉笑容地描述著草王壩如今的景象。
生命不息 奮斗不止
從北京回到團結村,黃大發和平常一樣,給游客當講解員,給黨員同志上黨課,也給鄉親和孩子們講述黨的好政策和當年修渠引水的往事。
“我常常告誡自己,我是共產黨員,是黨和人民培養了我,給了我一切。這些榮譽同時也鞭策著我,生命不息,就要奮斗不止。”黃大發說。
民房變民宿,鄉村變景區。如今的團結村,除了吃上白米飯外,民宿、露營、漂流、農旅基地等旅游項目陸續入駐,徹底改變了這個身處黔北崇山峻嶺中的小山村。
團結村被評為市級鄉村旅游村寨、市級研學旅行基地,大發黨性教育陳列館被列為貴州省第六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團結村精品民宿營業以來,接待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精品民宿、星空木屋和懸崖酒店成為網紅打卡地。
3年多來,團結村接待游客20余萬人次,收入4500萬元,全村戶均增收2萬余元,還帶動了800多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創業。
在大發渠另一邊,是仁遵高速公路的主要控制性工程——大發渠特大橋。在陽光的照耀下,紅色的橋拱如彩虹一般,與白色的橋墩橋身相互輝映,氣勢磅礴。
據介紹,仁遵高速在團結村設置了下道口。待這條高速公路通車后,從遵義城區到團結村只需半小時,團結村的致富路子將越來越寬。
產業發展讓草王壩欣欣向榮,但黃大發仍不忘當時修建水渠時的初心——為了讓老百姓吃上一口熱騰騰的白米飯。“以前不種水稻是因為沒水灌溉農田,現在有水了,我們還是得繼續種出草王壩的優質水稻。”黃大發說。(記者 潘樹濤 蔣洪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