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7月5日電(記者 劉夏)“全球化正在面臨巨大的挑戰,我們要特別牢記維持世界的開放性。長期的溝通對話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動用武力、制裁或禁運等手段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更無休止之時。” 法國前總理、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特聘教授多米尼克·德維爾潘在7月2日的一場論壇上表示。
德維爾潘以視頻連線方式發表了主旨演講,他表示,保持開放和對話的同時也有必要討論,有哪些通用的規則能夠幫我們縮小差異,便于繼續有效且高效地合作。“只有團結一致,才有望解決全球共同面臨的巨大問題。”
7月2日,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在京舉辦以“聚焦變局下的全球營商環境”為主題的智薈中歐·北京論壇,來自政、商、學界的十余位專家以多元視角就主題分享見解。中外專家認為:后疫情時代,推動全球營商環境的治理與優化,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副院長兼教務長丁遠表示,當前我們既面對新冠疫情和世界局勢錯綜復雜的挑戰,也面臨全球商貿復蘇、中國在全球供應鏈和貿易投資領域的重要性更為凸顯的機遇。
WTO原副總干事、商務部原副部長易小準表示,加入世貿組織二十年來,中國的經濟總量增長了近十倍,成為全球的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接近30%。易小準稱,中國既是多邊貿易體制的最大受益方之一,也是其最大的貢獻者。改革開放永不停步,這也是我們化解當前面臨的眾多國際矛盾的不二選擇。
隨著中國持續深化對外開放、完善營商環境,對外資的吸引力不斷增強,許多跨國公司在中國市場上發展壯大。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管理學兼職教授布安瑞(Eric Bouteiller) 強調,中國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的數據,這是中國經濟的重要特點和驅動力,跨國公司要思考如何抓住機會,調整產品組合和商業模式。英中貿易協會中國區總裁、首席代表趙湯 (Tom Simpson)舉例稱,當下中國年輕消費群體中的“國潮”熱,體現了市場趨勢的變化,跨國公司需要洞察消費者需求,針對性地部署發展戰略。
【責任編輯:劉世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