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方網記者解敏、劉昊、孔文龍7月6日報道:2021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將于7月8-10日在上海舉行,今年大會首次設立了人工智能水域應用場景試驗區,將AI與水上場景體驗項目結合,給炎炎夏日中的上海帶來一絲清涼。
https://n.eastday.com/news/162557387077010207
記者了解到,水域應用場景試驗區規劃了3個適合群眾觀看和體驗的項目,還有6個靜態展示的高科技設備。通過應用場景展示+科普互動體驗,讓現場觀眾尤其是青少年了解AI技術在水域的應用。
智能水面救援:降低夏季游野泳安全隱患

智能水面救援船,它通常作為一個信號接收的“基站”停泊在岸邊,并且“伺機而動”。人工智能水域應用場景承辦方,上海聚術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趙輝介紹:“救援船有兩種觸發機制,當落水人員身上穿著帶有信號標的救生衣一旦落水,信號標會發出信號給岸上的基站,搭載的救生圈自動彈射入水,高速接近落水人員,落水人員依附在這個救身圈上后就可平安返回,整個救援過程全程都是無人化的。另一種模式,通過在河道岸邊安裝24小時攝像頭監測水面,一旦有落水人員,攝像頭會自動跟蹤定位,并且通知停泊在岸上的基站第一時間彈射出救援裝置。
“救援船可以有效地應用于公園、景區以及碼頭港口等經常會發生人員落水險情的場所。尤其是每到夏天,一些小朋友喜歡在天然河道游野泳,安全隱患嚴重。如果在這些區域部署了智能救援船,可以在險情發生的時候第一時間進行救援。同時也能有效降低救援人員被拖入水的危險。”
水面清理船 一次可吃進40公斤水上垃圾

在張江人工智能島12棟-16棟樓之間的“智慧河”水域上,一艘外號“大白鯨”的無人駕駛水面清潔船正在辛勤勞作。它搭載了AI視覺識別、機器人等技術,全程通過無人駕駛船自動巡航,自主識別水面漂浮垃圾,對水域漂浮的垃圾進行及時清理。
我們常見的河道養護工作主要依靠人工,但是人工清理使用的動力船噪聲大,會對周邊的居民產生影響;高溫天下,人工在烈日下進行作業體力消耗極大、效率低下。
而這艘“無人駕駛清潔船”能在極少人力監管下,實現水面自動清理。可別小瞧這艘“聰明”的無人駕駛清潔船,它的鋁合金身體一次可以“吃進”40公斤重的垃圾,還會自動返航入塢充電。

記者了解到,隨著對智慧水務、智慧海洋、智能航運的重視,該領域的數字化、網聯化、智能化技術發展迅速,人工智能在水上場景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但于此同時對科技創新的需求越來越急迫。但受限于水域使用的不便利,技術的創新面臨著缺乏測試場和演示場的難題。
承辦此次水上應用場景的“AI+海洋科創中心”在國內率先提出人工智能水上應用場景試驗區的概念。試驗區目前正結合張江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的建設,圍繞智慧水務、智慧海洋、智能船舶等場景,聚焦AI、5G、 感知避碰、遠程控制、集群協同、邊緣計算等技術,為相關項目提供城市水域的測試環境和展示服務。同時這里也將作為國內首個青少年AI船海科普基地,在2021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分論壇“AI賦能海洋——智能船舶創新論壇”上啟動并投入使用。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