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哥和三弟都獲得“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 記者 孫春麗 文/圖
五十年黨齡,五十載榮光,濃縮成一枚沉甸甸的紀念章。蔡揚哲、蔡揚學、蔡揚英是弟兄仨,他們出生在萬寧市長豐鎮長安村,隨后親兄弟3人相繼入黨,成為共產黨員。今年,兄弟三人同時獲得“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三人黨齡相加超過160年。
三兄弟同獲“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
“我的黨齡是50年,二弟的黨齡62年,三弟的黨齡56年,能同時獲得紀念章,發自內心的自豪。這對我們兄弟三人而言,是一份榮譽,也是一種認可。”86歲的蔡揚哲捧起胸前的“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激動地說。
大哥蔡揚哲,今年86歲,是50年黨齡的老黨員,28年癡心不改教書育人,追求“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他的愛心教育,呵護著每一個學生平凡的愿望,給予他們騰飛的力量。
“黨員就要到最艱苦的地方去!”1959年,蔡揚哲作為一名年輕教師,被分配到五指山一所中學,地處海南山區,生活條件非常辛苦。
“我自己一個人跋山涉水到山里去教書,當時五指山那里茅草屋多,宿舍在山腳底下,學校在山上,從宿舍到學校要爬十幾層樓那么高。”蔡揚哲說,吃的飯都是番薯、木薯,生活十分艱苦,但他不怕苦,繼承父輩精神,就是要到最艱苦的地方去工作。
工作幾年后,蔡揚哲先后擔任3所中學的校長,除了給學生們上愛國主義、革命傳統、人生價值、文明禮貌教育課,他以校為家,繞著“教育”這個圓點,一轉就是數十年,他辦公室的燈光成了學生心頭的指路明燈。“從入黨到現在的50年里,我無時無刻不是在用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蔡揚哲說道。
“戴上這枚紀念章的那一刻,我仿佛又回到了1965年入黨的那一刻。”三弟蔡揚英老人激動地講述著。80歲的蔡揚英,年輕時,本有機會離鄉到城里發展,但當時作為村干部的父親找他促膝長談,希望他讓出村里外出工作的名額,留在村里奮斗,為自己的家鄉做貢獻。
1969年,蔡揚英在村里任村委會干部,一干就是12年。蔡揚英回想著農村的發展變遷,看著如今祖國的發展變化感慨不已:“是黨帶領我們過上了好日子。”盡管歲月更迭,但老人一直牢記作為一名黨員的使命,在農村發展建設中帶頭作表率,默默地服務村民。
在三兄弟中,二弟最早入黨,有著62年黨齡,對黨懷有深厚的感情,“黨員”兩個字,深深扎根在心里、鐫刻在腦海里。“7月1日那天,二弟拿到‘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時,心情十分激動。他剛入伍當兵時,就堅定地向黨組織提交了入黨申請,成為一名共產黨員。”蔡揚哲說,二弟患病中風后,行動和說話都不方便,但他的黨員意識不減,對黨的忠誠不變,初心不改。

二弟獲得“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
三兄弟入黨,受父親的影響比較大
回想起三兄弟的入黨經歷,對他們影響最大的就是父親。“我入黨,受我父親的影響比較大,他也是一名黨員,為人很正直,為我們播下了信仰的種子,其實我們有五個兄弟,四個是黨員,其中三個光榮在黨50年。”蔡揚哲說,父親一輩子聽黨話、跟黨走,有著一顆熾熱的愛國心、愛黨心。不知不覺中,成為一名黨員的種子就悄悄地植根在他們的腦海里了。
蔡揚哲說,他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最早接觸到的黨員就是父親。父親作為新中國成立后村里的第一任村干部,村里的大小事務都要管。無論誰家有困難、有矛盾,大家伙說得最多的就是——走,找老蔡評評理去。
“父親在村里當村干部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輩子嘔心瀝血培養村里的年輕人,帶動家鄉發展。”在蔡揚哲記憶中,父親一直教育他們做人要有志氣,再窮再苦,也要守住底線,艱苦奮斗,努力工作,堅守初心本色,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發光發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