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記者吳昌華 通訊員肖繼如)對愛情的憧憬,不分男女,不限年齡,然而,基本的防范之心不可或缺。7月6日,極目新聞記者從武漢市江岸區公安分局獲悉,一名60多歲的婆婆先后三次邂逅“外籍男友”,三次網戀三次被騙。更讓民警難以理解的是,這三名“外籍男友”是同一名騙子扮演的。
“60多歲的婆婆芷蘭(化名)堅持要給國外的男友轉賬5萬元,我們懷疑她被騙……”6月30日下午4時許,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區分局丹水池街派出所社區民警劉萍接到轄區某銀行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
“婆婆網戀?對象還是外國人?”帶著一連串的疑問,民警劉萍火速趕到銀行。來到銀行大廳,民警看到一位婆婆正在跟銀行工作人員交涉,她不顧銀行工作人員勸阻,堅持要求轉賬。
第一眼見到婆婆,民警劉萍覺得很眼熟,詢問得知她名叫芷蘭,立即想起見過她,“今年年初,您因為被騙,到派出所報過警吧?”芷蘭點了點頭。
原來,芷蘭今年64歲,今年年初在網上認識了一個自稱美國人的男子,該男子天天對她噓寒問暖,沒多久兩人開始熱戀。后來,該男子聲稱將來到中國看望她,并編造理由找她要錢,芷蘭意識到自己上當之后,與他斷了聯系。
銀行工作人員向民警介紹了勸阻芷蘭轉賬的原因。當天下午,芷蘭來到銀行要求轉賬,銀行工作人員詢問轉賬原因。芷蘭說,海外親戚的女兒在中國留學,親戚寄給女兒的錢是外匯無法支取,需要繳納5萬元手續費,親戚讓她幫忙繳納5萬元手續費,并承諾事后給她200萬元報酬。銀行工作人員聽罷立即意識到她被騙了,勸芷蘭不要轉賬,但芷蘭就是不聽。
民警劉萍也勸說芷蘭,沒想到,芷蘭倔強地說:“我就是把房子賣了,也要把這5萬元轉過去?!苯涣髦?,民警了解到,芷蘭已經退休,每月靠3000元的退休金生活,準備轉賬的5萬元是她東拼西湊的。
民警劉萍對芷蘭說:“能否給我看一下你手機,看你親戚是怎么跟你說的?”
芷蘭聽了臉色微變,很不情愿,最終,打開微信,只給民警看了幾段對話和圖片。
民警看到,“外籍男友”的微信頭像是一名外國男子的照片,大約40多歲,又覺得這張照片似曾相識。點開頭像查看照片,民警記起,今年年初詐騙芷蘭的也是這個人。
難道這是巧合?
民警劉萍打電話給派出所同事,讓同事幫忙查詢,發現芷蘭沒有親戚在國外。另外,今年4月份芷蘭也有一次報警記錄,原因也是網戀,網戀對象的頭像照片也是這個人,那次她被騙了5000元錢。
民警繼續耐心勸說,請芷蘭說說這次是怎么回事。芷蘭說,2個月前,她收到一個添加好友的消息,對方自稱是美國人,是企業家。加為微信好友之后,該男子每天甜言蜜語不斷,兩人戀愛了。
三次網戀,對方用了三個身份,但微信頭像使用的照片一模一樣,民警感覺不可思議,對芷蘭說:“為什么3次認識的網友,他們的微信頭像使用一模一樣的照片?說話的證據腔調都一樣,這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騙你呢!”
民警再請銀行工作人員告訴芷蘭,從國外匯錢到中國,并不需要繳納所謂手續費。
民警勸說了2個小時,芷蘭終于意識到自己第三次被騙了。在民警和銀行工作人員的見證下,她先拉黑再刪除了“外籍男友”的微信號,拉著民警的手表示感謝:“謝謝你們幫我避免了5萬元損失,我再也不會給網友轉賬了?!?/p>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