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評論員 肖擎
閱讀提要
防汛歷來是荊楚大地“天大的事”。這決定了我們在“防”字上下功夫,“備”字上做文章,“五個安全”不能只在汛情形成時才閃現于頭腦,而是在天氣陰晴變幻的平時就扎根心中;不能只在險情出現時才想到“天大的事”,而是在晨昏交替的平常日子心里就裝著“天大的事”。
6月27日、28日,黃岡市英山縣、羅田縣成功處置兩起山體滑坡險情,未發生人員傷亡。7月5日,紅安成功營救因洪水突至、河水猛漲而被困河灘的14名自駕游客。
這兩個案例有一個共同特點:反應迅速、調度科學、處置及時,有效化解了災害風險,確保了生命安全。進一步看,應急處理機制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背后連通的是積極防范、準備響應的平常狀態,凝結著功夫下在平時的努力付出。
未雨綢繆筑堤壩,有防有備才有底。近期長江流域強降雨過程仍將持續,省委省政府迅速反應,要求各地各部門和有關單位貫徹落實防汛救災應急工作要求,強化會商研判和監測預警,果斷組織避險轉移,及時搶險救災,有效化解短時強降雨和雷暴大風等災害風險。這樣的部署,傳遞的是立足于“防”,織牢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防御網”的明確信號,包含的是下好“先手棋”,牢牢掌握防范雨情汛情主動權的明確要求。
相比應急,未雨綢繆拉長了工作時間,加大了工作任務,是在“防”字上下功夫、“備”字上做文章的長時段考試。有雨無雨按有雨準備,大雨小雨按大雨準備;“晴天不忘修屋頂”;以“百分之百”的準備應對“百分之一”的可能;“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時無備”……這些我們常見常聽的話語,包含著面對未雨綢繆防范雨情汛情這一長時段考試應有的作答心態,其深層意涵并非不計成本,恰恰是通過“凡事預則立”,來降低社會運行成本,護江河安瀾、家園安寧。
任何必須未雨綢繆的工作,都由深層的價值觀念牽引。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防汛救災關系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關系糧食安全、經濟安全、社會安全、國家安全。”五個安全,每一個都有千鈞之重。就湖北來說,江河湖庫眾多,治荊楚必先治水,防汛歷來是荊楚大地“天大的事”。這決定了我們在“防”字上下功夫,“備”字上做文章,“五個安全”不能只在汛情形成時才閃現于頭腦,而是在天氣陰晴變幻的平時就扎根心中;不能只在險情出現時才想到“天大的事”,而是在晨昏交替的平常日子心里就裝著“天大的事”。
天大的事要有天大的責任,必用足夠的耐心、細心去雕琢。這些天行走在武漢一些街道,我們能看到一些主要易漬水點晴天也有人值守,漬水安全警示裝置有序排開,一些涵洞、地下車庫出入口沙袋堆壘。全省層面,從落實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到一些縣市區密集發送山洪預警及防洪警示短信,再到加強水庫、湖泊防洪調度,開啟泵站提排、水閘搶排,科學調控水庫、湖泊水位……一項項安排,一個個行動,凸顯的正是強化“防”的責任,筑牢“防”的基石,做好“防”的細節,繃緊繃牢防范鏈條,做實做細應對工作。
我們跟雨情汛情打過很多交道,還要繼續過招。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未雨綢繆沒有什么終南捷徑,秘訣就是一個“實”字。在科學謀劃中求實,在腳踏實地中務實,在解決問題中落實,以實的作風,實的舉措,求實的成效。有防有備不是杞人憂天、自找麻煩,而是未臨而如臨、防患于未然,以筑牢“思想防線”“政治防線”,推動筑牢“工作防線”“物理防線”,細致不粗放,嚴謹不疏漏,以萬全準備應對萬一可能,以萬全之策確保萬無一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