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王威 唐時杰)梳理浩如煙海的電詐信息線索,他抽絲剝繭,去偽存真;抓捕電詐犯罪嫌疑人,他爭分奪秒,一往無前。他叫潘黎,今年36歲,是湖北省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區分局反電詐中心警務技術二級主管。4年來,他參與抓獲各類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人員1500余名,被譽為“電詐克星”。

江岸區分局反電詐中心民警潘黎。通訊員供圖
海量信息中挖出洗錢團伙
2017年,江岸區公安分局在全局抽調優秀民警組建反電詐專業隊伍。潘黎積極報名,從一名刑事技術民警跨界成為專業反詐民警。
電信網絡詐騙手法花樣翻新,潘黎覺得,優秀的反詐民警必須與時俱進,首先應該是一名綜合型人才。他翻遍案例卷宗,了解各類詐騙手法,還利用業余時間,自費報了區塊鏈、數據分析師、對外貿易等3個學習班,廣泛學習電信網絡、金融支付、國際貿易等領域專業知識,每天都在“頭腦風暴”。
今年5月,轄區居民陳先生遭遇冒充客服詐騙。江岸警方根據涉案銀行賬號,很快鎖定犯罪嫌疑人張某,并赴江西省新余市將其抓獲。案件到此已經可以結案,但潘黎并沒有就此罷手,他把涉案帳號的轉賬記錄打印出來,對3000多條資金流水逐一分析比對,運用扎實的專業知識剝繭抽絲,逐步篩查出10多個可疑的關聯帳號,并鎖定了多名犯罪嫌疑人。次日,他帶隊再赴江西新余,通過2天的蹲守布控,又抓獲了4名犯罪嫌疑人,一舉打掉了一個為境外詐騙分子洗錢的家族式犯罪團伙。

潘黎抓獲犯罪嫌疑人。通訊員供圖
抓捕嫌犯如下山猛虎
采訪中,潘黎給記者的感覺是一個陽光大男孩形象。很難讓人想象到,在電詐犯罪嫌疑人短兵相接時,他就像一只下山的猛虎,勇往直前。
6月中旬,分局反電詐中心偵查發現一個名叫林某的河南人,涉嫌使用某種中轉設備向境外詐騙集團提供話務服務。但林某行蹤不定,每天不停更換酒店入住,具有較強的反偵察能力,潘黎多次帶隊布控,都被他逃脫。
7月7日,警方再次獲得線索,林某駕駛一輛黑色比亞迪轎車離開武漢。潘黎立刻帶隊追蹤,一路追到洛陽市偃師區府店鎮。7月8日,5名偵查員分頭到鎮上摸排線索。15時許,潘黎獨自到鎮派出所了解情況時,忽然注意到馬路上一輛黑色小車駛過,他立刻跑出門外查看,果真就是林某的那輛比亞迪。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決不能再讓他溜了!潘黎來不及尋找交通工具,拔腿就追,以沖刺的速度追趕五六百米之后,那輛車在路邊一家網吧門前停下,林某剛下車就被潘黎一把抓住,當場從其車上查獲作案用“GOIP”設備和大量未使用的手機卡。隨后,辦案民警順藤摸瓜,一舉抓獲該團伙另外3名成員,徹底斬斷了一根為境外電詐集團提供技術支撐、搭建通信渠道的犯罪鏈條。
最快40小時破案
“如果你慢了,受害人的錢就可能轉走了。我們只有快速的去凍結、去偵查、去落地抓捕,才能最大限度挽回群眾的損失?!迸死枵f。
電信網絡詐騙多是非接觸式的遠程作案,出差是潘黎的家常便飯,反詐中心24小時待命,一旦有案件,潘黎就會隨時出發。他曾創下最快40小時破案的記錄。
7月21日,轄區某餐飲公司員工汪先生在微信上遭遇冒充領導詐騙。潘黎調查后發現,涉案微信號的持有者是一名楊姓女子,在重慶市某單位上班。當晚,他便帶著偵查員飛赴重慶,并很快找到楊某。楊某交代,她將自己的微信號以每天100元的價格出租給了同學桂某,而桂某在重慶市城口縣某單位實習,距離楊某所在地有400余公里。潘黎和戰友們不辭勞苦,連夜驅車轉戰城口縣布控,將犯罪嫌疑人桂某成功抓獲。
從去年以來,潘黎基本上三分之二的時間都是在外地。曾經有2周時間去了5個省4個市,很多地方都很偏遠,趕路偵查,常常忙到凌晨,有時候買不到火車票,潘黎和戰友們就只能坐在車廂過道里。
對此,潘黎并不在意,他說:“電信詐騙動輒就是幾十萬、上百萬。作為共產黨員,守護群眾財產安全是我們的職責,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困難,我們都會迎難而上。”
據統計,2017年以來,潘黎參與抓獲各類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人員1500余名,共打掉了20多個詐騙團伙。由于工作成績突出,今年7月1日,潘黎被評為武漢市優秀共產黨員。

潘黎被評為武漢市優秀共產黨員。通訊員供圖
“電詐一日不除,使命一日不止?!迸死枵f,“我將一直戰斗在反詐路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