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楊槐柳 孫遜)“騙子會騙我?我怎么會受騙?”71歲的李爹爹(化名)是一位高知老人,社區開展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宣傳,他對種種騙局均有所了解,但心底里總有一種自信,“我怎么可能受騙!”近日,李爹爹真的遭遇了一次騙子,差點把老兩口的全部70余萬元積蓄都轉給了騙子。
“李爹爹,李爹爹,您快開開門哪,開開門哪,電話不能接,錢不能轉,那是騙子啊!”
8月11日下午6時許,武漢市公安局武昌區分局楊園街派出所正當班的民警干鴻浩趕到水運社區猛敲一對老夫妻的門。幾分鐘前,分局反電詐中心接到預警平臺的高危預警,居住在此的李爹爹可能與騙子有過聯系,老人年紀大,極有可能落入騙局。
干鴻浩二話不說,開著警車飛奔到現場。可是任憑怎么拍門,老人家就是不開,這可咋辦?干鴻浩靈機一動,這棟樓里不是住著同單位的同事嗎?他轉而去拍老人鄰居的門。鄰居同事開門了,一聽說是要和騙子搶時間,馬上答應給老人打個電話。接到同事的電話,老人這才把門打開。
“您沒匯款吧?”干鴻浩急切地直奔主題。
李婆婆說,老頭兒把銀行卡賬號、驗證碼都輸好了,正準備點擊發送的。“我是說有點不放心,可是他就是不聽我的。”

民警現場給老人上了一堂防騙課(通訊員供圖)
李婆婆一邊慶幸民警的趕到,一邊介紹剛剛發生的事情。李爹爹近期骨折了,腿腳不太好,于是網購了一些東西,誰知當天突然接到網購平臺打來的客服電話,稱其快遞丟失了,需要退還貨款,得提供銀行卡號、驗證碼。李爹爹認為這是件很正常的事情,沒有什么問題,執意要按照“客服”要求操作。李婆婆想勸阻沒勸住。
“沒發送就好,那是騙人的!”干鴻浩現場給老人上了一堂防騙課。聽說老人將存有全部積蓄的銀行卡用于網上購物,趕緊讓其采取更安全的方法,日常網購用于支付的銀行卡最多只存幾千元錢,存有大額資金的銀行卡不要頻繁使用。如有陌生人要求轉款,要求提供銀行賬號、密碼、驗證碼,第一時間報警。
錢保住了,虛驚一場的老兩口對民警的及時到來再三道謝。
騙子會騙我?針對有的當事人容易犯這樣的大意,民警再次提示,冒充電商客服詐騙的犯罪嫌疑人往往謊稱被害人購買的物品出現了問題,以可給被害人退款、理賠、退稅等為由,誘導人泄露銀行卡和手機驗證碼等信息,將被害人銀行卡內錢款轉走。市民朋友一定要注意,各類購物平臺的客服人員不會要求用戶提供個人銀行卡信息及轉賬要求。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