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12月27日電 《風味人間3·大海小鮮》開播以來,備受好評,而美食背后充滿溫暖的故事也引發熱議。
第二集《弄潮·浪頭擊水》著重刻畫了漁民與海浪之間的驚險博弈。節目組走訪探尋多地,將海鮮美食背后的傳統捕撈手法一一收錄。
李勇總導演介紹說:“我們花了非常大的力氣去尋找傳統的、即將消失的捕撈手段,徒手攀巖的采集、海南古樸的手拖大網,這些都是古老傳統而且依然在生活中存在的勞作方式,給了我們很多驚喜。”
浙江舟山群島,一群年過半百的漁民,在風浪和絕壁之間摘取佛手。沒有安全裝備的他們,手套和膠鞋是唯一的保護。
節目組為了更好的呈現下海捕獲的影像,常常要跟隨漁民們一起,感受海浪的翻滾洶涌。
據第二集導演郭安透露攝制過程:“從漁家借來幾根麻繩,并用夾角型的方式把攝影師牢牢拴住,再由其他四個工作人員合力拽住,用四個人的力量來控制繩子……一般像這種復雜的水下拍攝,會反反復復的嘗試幾個小時之久。”
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江湖。特別是對于重慶這個濃烈口味大行其道的城市來說,江湖氣顯得更為濃厚。
急速冷凍的耗兒魚,經過燙煮依然潤嫩。而牛油捎帶的麻辣滋味,將耗兒魚緊緊簇擁。當地的火鍋店老板老劉——從宜賓來到重慶扎根,憑借著耗兒魚與火鍋的極佳搭配,從4張餐桌打拼成火鍋網紅店。導演郭安也為之感嘆:“海邊的風浪是今天我要出海了,我要去看看潮水了,耗兒魚所體現的是另外一種潮水,另外一個讓他內心當中不斷勇于去站起來的潮水?!?/p>
對于耗兒魚的由來,攝制組進行了大量的采訪和考究。探訪重慶本地,許多年輕人都不知剝皮魚為何物,有的人以為它是重慶本地的一種養殖魚類,甚至不知道它其實是一種海鮮。郭安導演表示:“采訪到年齡稍微長一點的街頭觀眾,才會很清楚耗兒魚究竟是什么東西。在他們的記憶中,大概在60、70年代,幾毛錢一斤、凍成冰坨坨的耗兒魚,在市場隨處可見。后來經過幾十年反復出現在家庭餐桌上,好像它就成為了來源于本地的食材?!?/p>
INTO1成員劉彰在看完第二集,則感嘆:“之前吃海鮮的時候,以為就是從養殖的地方撈上來,沒想到需要復雜的程序才能完成,甚至還有危險的存在?!?/p>
總導演陳曉卿表示:“美食,不應該是小眾的,它應該藏在大多數人的一日三餐里?!边@一季的海鮮故事,不僅關注美食更對美食背后的人傾注了大量時間和情感。觀眾在看這些美食與背后故事的同時,亦是在豐富自己的人生。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