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社重慶4月23日電 題:讀書活動“花式”上新 中國民眾“樂在其中”享閱讀
中新社記者 鐘旖
“現在的讀書條件真是好太多了。年輕時書少,現在去圖書館不僅能聽講座、借書看,一借還是好幾本。”4月23日是第27個世界讀書日,76歲的張有和老人早早來到重慶圖書館門前排隊,她要憑借讀書證領取一本養生類贈書。烈日當空,隊列持續延長。
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全世界人們發起讀書倡議的日子,每年“4·23”前后,世界各地都會圍繞圖書舉辦各式慶祝和宣傳活動,營造書香氛圍。在中國內地,“全民閱讀”已連續第9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各地活動層出不窮。近年結合疫情防控,更是實現線上線下“全覆蓋”。
記者在重慶市采訪獲悉,不論是街道自辦小型讀書會,還是官方倡議千萬市民“打卡”閱讀,讀書類推廣活動“花式”上新,源于民眾“樂在其中”,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健康生活方式正蔚然成風。
重慶市常住人口超3200萬。《2021年重慶市全民閱讀指數評估調查報告》顯示,2021年重慶市居民綜合閱讀率達到91.96%,日平均閱讀時長為57.4分鐘,人均購買5本紙質書。
校醫吳霞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孩子大的11歲小的7歲。生活中,她堅持與小孩一起“睡前閱讀”。“很多人說有了孩子就失去了自己的生活,比如閱讀。對此,我并不贊同。”吳霞說,正是因為親子紐帶,她的閱讀量反而增加了。為拓展孩子視野,她長期關注閱讀類公益活動,“不管線上線下,只要是有趣的嘗試,都會參與”。
盡管以電子書與有聲書為代表的數字閱讀發展勢頭強勁,1989年出生的楊誼超仍鐘情紙質書帶來的獨特手感。作為一名都市白領,在工作日抽時間閱讀并不容易。令她感到驚喜的是,小小的單位內部也會通過組建閱讀小組、舉辦演講比賽、征文比賽等方式,激發大家的讀書熱情。
“85后”繪本作家、插畫師劉何躍是一名閱讀活動組織者,近年來主導讀書分享會超40場。2019年起,他以自己的繪本《洞》為主題,策劃了數場“時空行走”活動,帶領讀者跟隨繪本里提及的人文歷史在城市中找尋對應。“新一期預計5月啟動。”劉何躍認為,與實踐結合推廣閱讀,能讓參與者對書籍有更立體、生動的了解,從而提升閱讀興趣。
“重慶圖書館每年要舉辦大大小小300余場閱讀類推廣活動。結合時代發展,根據民眾所需,我們會不斷調整。”重慶圖書館副館長張冰梅從業30余年,見證了民眾從“以為圖書館是賣書的”到“主動走進圖書館閱讀”的發展變遷。她認為,建設書香社會,不僅需要創意先行,還要久久為功。
當天,重慶圖書館原創的有聲閱讀大賽首次開啟小說演讀“海選”,這一公益舞臺過去四年吸引了川渝地區30余萬人次參與,今年也已超10萬人次。
“閱讀給我帶來豐富的精神啟發和享受。”在候場區,12歲的重慶市綦江區陵園小學學生韋羽澤掐著秒表不斷練習語速。他告訴記者,家離賽場70公里,為了這次誦讀展示,自己清晨7點就出了門。(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