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成都5月14日電 題:考古拓片師:不漏掉任何歷史細節 為考古研究提供珍貴資料
記者 岳依桐
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拓片室內,“70后”拓片師戴福堯正手握自制的紅色拓包,不輕不重地在覆蓋于石碑表面的宣紙上拍打,伴隨她靈巧的動作,碑文逐漸清晰顯露出來。拍打一遍后,她緊了緊拓包內的羊毛,又蘸上濃黑墨水,開始第二遍拍打過程……“拓印一塊這樣的石碑,通常需要反復拍打四五遍才能完成?!?/p>
從業20余年的戴福堯是一位“拓二代”,她的父親戴堂才是西南地區有名的拓片大師。從小跟在父親身邊的她,耳濡目染下也對拓片產生了興趣,長大后自然而然成為一名拓片師。她的丈夫嚴彬也是一名拓片師,這對“夫妻檔”如今在成都考古界也小有名氣。
戴福堯告訴記者,拓片的目的是更清晰地展現出文物上的文字、圖樣,一些憑肉眼難以看見或看清的細節,通過拓片,都“無處可藏”。也正是因此,拓片師的責任很重,不能漏掉任何歷史的細節。“在此基礎上,考古工作者的研究工作開展起來才會更方便、順暢。”
拓片時,首先需要清理器物表面的塵土,然后再測量尺寸,裁剪好宣紙并打濕覆蓋其上,待宣紙自然風干后,才能開始上墨?!吧夏珪r的力道很有講究,太輕則拓印不清晰,太重則墨水可能會滲透到器物上,對器物造成損害。”
戴福堯的工具包里,裝滿了各種大小的拓包,工作時,根據器物大小的不同選擇合適的型號。截至目前,她拓印過金沙遺址的金銀器、青銅器、四川各地的石碑、石棺等,經驗十分豐富。作為熟手,她拓印一座石棺上的紋樣都需大半天時間,“必須要很細致?!?/p>
相比表面較為平整的石碑,一些立體器物上的花紋拓印難度更大。有時一些需要拓印的器物位于山崖間、懸崖邊,不僅難度大,還十分危險。即便如此,戴福堯仍然日復一日地堅持著?!拔腋赣H常說,‘干一件事就要干好’。通過我的努力,為考古研究提供更清晰的資料,是我的工作責任。”這位拓片師笑道。(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