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紹興5月19日電(記者 項菁)5月19日,以“與世界攜手 促共同發展”為主題的中國紹興第四屆國際友城大會在浙江紹興召開,全球共設31個分會場,19個紹興國際友城和國際友好組織通過視頻連線與會。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疫情仍未驅散。人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只有同舟共濟才能更好應對挑戰。此背景下,中外友城發揮著促進開放交流的重要作用。
“友城關系是中外地方和人民友好交往的重要渠道,也是中外關系的重要基礎和有力支撐。”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秘書長袁敏道在視頻致辭中表示,自1973年締結首對中外友城以來,中國國際友城事業蓬勃發展,目前,中國已建立起遍布五大洲的國際朋友圈和合作伙伴網。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在馬里共和國駐華大使迪迪埃·達科看來,國與國之間的合作可以采取多種形式,無論采取何種形式,最重要的是為合作伙伴提供互惠互利的機會。
以紹興市為例,兩年一度的國際友城大會是該市與各個國際友城深化交流交往、開展務實合作、共謀發展大計的重要載體。前三屆大會已邀請到78個國際友城代表團共600余人參會,并與國際友城在多領域開展合作。
紹興市委書記盛閱春在致辭中介紹,紹興是中國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被命名為“東亞文化之都”。多年來,紹興堅持走開放發展和城市外交之路,已與27個國家的54個城市結為友好城市,與34個海外城市簽訂發展友好交流關系備忘錄。
文化是國際友城之間友好交往的橋梁。在浙江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專職副會長邢繪東看來,文化在國際交往中容易引起共鳴,這也是紹興推進地方國際交流的優勢。
毛里求斯共和國駐華大使王純萬在致辭中談及,毛里求斯與紹興有3個顯著的相似之處,包括酒文化、紡織產業以及傳統節日,“我相信這有助于促進我們之間的伙伴關系。”
除了促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綠色可持續發展話題也受到多國市長關注。
日本南礪市是紹興締結的首個國際友城,南礪市市長田中干夫在連線發言中說,該市自然資源豐富,且擁有諸多歷史文化遺產,當地正在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希望通過循環共生、相互合作等方式守住美麗風光。
“友城之間的對話與合作是增進友誼、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芬蘭米凱利市副市長約尼·里赫拉通過連線表示,紹興是一座典型的水鄉,米凱利市也有數以千計的湖泊和清潔的地表水,“在米凱利市,人們已經意識到,清潔水源對后代乃至全世界都至關重要。在此方面,我們深感責任重大。”
當日,紹興與國際友城通過線上線下共同發布《紹興倡議》,涉及密切經貿合作、深化人文互鑒、增進民生福祉、加快綠色發展等方面。其中,各方倡議要交流分享環境保護做法和經驗,積極推進在綠色技術、綠色裝備、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合作,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共同建設美好家園、保護美麗地球。
全球疫情不改開放交流、合作共贏的大趨勢。現場,紹興市與哥倫比亞伊皮亞萊斯市簽署發展友好交流關系備忘錄,與部分國際友城“云簽約”9個項目。(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