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昆明5月20日電 (熊佳欣) 20日,在“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即將到來之際,由云南省生態環境廳與西南林業大學聯合打造的“云南生物多樣性”網上博物館上線運行,“云端”結合科技力量與自然之美,普及生物多樣性知識,推動全社會關注和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
云南地處全球36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中“中國西南山地”“東喜馬拉雅地區”“印度-緬甸”三個地區的核心和交匯區域,是中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省份。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第一階段會議在昆明召開,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也引發了全世界對云南生物多樣性及保護工作的興趣和關注。
“云南生物多樣性”網上博物館是以公眾教育和生物多樣性科普為目標,以生物多樣性及保護成效展示、科普宣傳教育為主題打造的平臺。主要由云南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保護、生物多樣性資源可持續利用等七大模塊組成,已收集生物多樣性相關數據215GB,視頻、圖片合計超過2000個(張),物種數超過1000種,物種3D模型超過100個,采用信息化、可視化、虛擬化手段,集宣傳展示、科普教育、互動體驗、數據共享、實時更新等功能為一體,通過圖文、直播、AI以及元宇宙動態場景等生動展示云南生物多樣性之美。
公眾可登錄云南省生態環境廳官網(http://sthjt.yn.gov.cn/)和西南林業大學官網(www.swfu.edu.cn),點擊“云南生物多樣性網上博物館”圖標進入,也可直接登錄網址www.ynbioonline.com進入網上博物館進行瀏覽與互動。
西南林業大學副校長杜官本介紹,“云南生物多樣性”網上博物館于2019年啟動建設,研發團隊由30余位生物多樣性和網絡與數字化領域專家組成,歷時三年研發與調試,內容日益豐富、形式不斷創新、功能不斷拓展,接下來還將繼續發揮學科專業優勢,利用新的技術手段與展示方法,與時俱進、不斷完善。
云南省生態環境廳督察專員曹永恒指出,“云南生物多樣性”網上博物館將互聯網技術與云南生物多樣性的自然及文化相結合,突破了傳統博物館與參觀者之間的時空限制,將生物多樣性的相關知識展現給每一位受眾,實現了生物多樣性科普宣傳的科學化、流程化、智能化和可視化。
曹永恒表示,下一步,云南省生態環境廳將繼續會同西南林業大學進一步建設、完善好“云南生物多樣性”網上博物館,以更豐富、更全面、更準確的內容呈現和展示云南豐富而獨特的生物多樣性,展示云南生態文明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成就,講好美麗中國云南故事。(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