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包頭5月31日電 題:從煤炭小城到影視基地 “小重慶”石拐這樣轉型
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
這兩天,湯化雨依舊沉浸在幾天前考察浙江橫店影視基地(簡稱橫店)的氛圍中。
在這次考察中,他為家鄉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石拐區帶回了好消息:經洽談,石拐舊區已與橫店方面達成攝影基地“聯盟”,在拍攝中形成錯位互補之勢,未來會有更多劇組、知名演員來這里拍攝。
5月31日,任職石拐區文體旅游廣電局局長的湯化雨告訴記者,石拐舊區因山路崎嶇、行走不便一度被外界稱為“小重慶”。

圖為留著時代記憶的石拐舊區。 李愛平 攝
曾有的繁華
有著300多年煤炭開采歷史的石拐舊區,是“一五”時期國家為包鋼配套建設的重要能源和原材料供應基地。近些年,隨著當地城市化進程加快,這里不少居民已搬遷至新區喜桂圖鎮。
翻檢石拐舊區的歷史可知,20世紀90年代這里曾是富庶地區,全國各地來此淘金的商人、打工群體紛紛集聚于此,彼時,提起石拐可謂赫赫有名。
湯化雨介紹說:“石拐舊區20世紀曾設有礦務局、礦區醫院,為了把煤炭運輸出去,這里還設置了鐵路線。那時,每到夜晚,星星點點,甚是繁華。”
然而,受困于資源枯竭,當地主政者決定停下采掘煤炭的腳步。2014年開始起讓居民搬遷至附近的開闊地帶發家致富。
當地民眾彭志強表示,當地政府認識到不轉型就不會有提升空間,此后在石拐舊區規劃了大青山影視基地,該基地涵蓋當地老工業區、五當溝、白狐溝等連片工業、民居遺存。

圖為留著時代記憶的石拐舊區。 李愛平 攝
影視基地登場
讓很多人沒想到的是,石拐舊區最終真的讓影視基地夢想照進了現實。
為了達成這一夢想,當地官方在搬遷時并未斷電、斷水,并允許幾戶故土難離的居民在這里居住。湯化雨表示,“這是政府部門特意保留的歷史印記,是為了打造影視基地而考慮。”
真正使石拐舊區名聲大噪的是,電視劇《北方大地》在此拍攝的月余時間。那時,很多人第一次見到了此前在電視里才能見到的明星張國強、顏丹晨等人。
除此外,石拐舊區還曾多次出現顧長衛、蔣雯麗、林好、鄭昊、王寧等名人的身影。
著名導演胡玫曾對石拐舊區點贊,“這里太完美了、原生態的東西,只要精心打造,這片熱土就將發出魅力光芒,就會變成一塊影視文化寶地。”
官方統計顯示,近年來,在石拐舊區陸續拍攝過《騎士榮譽》《立春》《守候》《天亮了》《北方大地》《安居》等多部影視劇。
前景廣闊,未來可期
近日,記者實地探訪發現,在這里包括清末、民國、20世紀各年代歷史時期在內的建筑、生活遺址,遺跡保存完整,令人稱奇。一些民居、商店仍保留著彼時印記,屬真正意義上的原生態。
帶領記者采訪的湯化雨表示:“如今這些具有年代感的建筑讓很多導演非常喜歡。”
青年導演魏術學去年曾在石拐舊區拍攝過一部電影,他在受訪時表示:“石拐舊區非常有特色,特別適合拍攝戰爭題材、工業題材方面的電影。”
來自石拐區政府的最新消息顯示,稍早前,包頭市人民政府、內蒙古電影集團有限公司、石拐區人民政府三方共同簽署大青山軍事、工業影視基地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三方將在這里打造全國重要的軍事戰爭、工業礦山、年代戲為主題的影視基地。
業內人士表示,影視產業是社會高度關注的文化產業,相信石拐舊區未來一定會逐步形成影視、文化、旅游一體的產業基地,前景廣闊。(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