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北海6月2日電(楊陳 翟李強)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常委、宣傳部部長孫大光2日表示,廣西文物資源十分豐富,當地將充分發揮文物資源在傳承文明、服務社會、促進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堅持合理利用,讓文物“活”起來。
當天,第17屆中國—東盟文化論壇在廣西北海市舉辦。孫大光出席論壇并致辭。
孫大光介紹,廣西山水秀麗雄奇,民族風情獨特,文化多姿多彩,文物資源十分豐富。目前,當地共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3100多處,不可移動文物10600處;登記備案博物館119家,國有可移動文物近100萬件;文物博物館從業人員約4000人,建立自治區、市、縣三級文物保護管理體系。
孫大光表示,廣西高度重視文物保護與“活化”利用,正在出臺相關政策措施,推動文物“活化”和文創產業發展。具體而言,廣西將加強對各類文物的研究闡釋工作,充分挖掘文物的歷史故事、文化價值和精神內涵。加強科技創新,以數字技術推動博物館文物的“活化”和永續利用,促進優秀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物與旅游融合發展。
廣西同東盟國家陸海相鄰、文化相通,是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
孫大光稱,廣西愿與各兄弟省市一道,加強與東盟各國在文物研究與學術交流、文物展陳、文物數字化以及世界文化遺產申報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共同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據悉,本屆論壇由中國文化和旅游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以“博物館文物‘活化’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為主題。旨在交流推廣中國與東盟各國博物館管理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實踐經驗,探討數字化時代博物館文物保護與傳承的新趨勢,展望中國與東盟各國開展博物館文物保護與文化創意產業合作的愿景,助推中國與東盟各國文化創意產業共同繁榮,助力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當天,來自中國、東盟等國家和地區的代表,以及中國各省市專家、學者等約250名國內外嘉賓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開展交流研討,共話中國—東盟文化合作與發展。(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