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成都6月5日電 題:“90后”泰語外教成都逐夢:“學中文改變了我的人生”
記者 岳依桐
“學中文改變了我的人生。因為學中文,我收獲了事業、愛情,現在的生活很幸福。”近日,長發齊胸、長相清秀的成都大學泰語外教林青坐在一間教室內,面帶微笑,用流利的普通話向記者講述自己的中文情結。
今年29歲的林青來自泰國四色菊府,受中國鄰居影響,從小她便對中國充滿好奇和向往。2011年,林青考入泰國孔敬大學,學習漢語國際教育專業,開始了中文學習之路。次年,得益于學校與西南大學的交流項目,她飛往重慶留學,第一次踏上中國的土地。
留學期間,林青與來自成都的丈夫相識相戀,碩士畢業后,她正式成為一名“成都媳婦”,與丈夫定居蓉城,去年,兩人有了愛情的結晶。“中文是我們的‘媒人’。”回憶起自己的愛情故事,林青笑道,2012年自己剛到重慶,迫切想要提升中文水平,丈夫就是她練習中文的“隊友”,在不斷交流的過程中,碰撞出愛情的火花。
這段甜蜜的經歷讓林青意識到,語言是泰中民眾交流的起點,兩國日益密切的交流合作都建立在語言互通的基礎上。出生于教師世家的林青逐漸萌生了在中國當一名泰語教師的夢想。“我既會泰語,又會中文,為什么不利用這個優勢,在成都傳遞泰國文化,推廣泰語,為泰中交流做一些貢獻呢?”
2020年初,林青通過努力,成為成都大學的一名泰語外教。站在講臺上的她熱情洋溢,很受學生歡迎。制作泰式青木瓜沙拉、跳泰國傳統舞蹈等內容也被林青帶進課堂,讓學生在學習泰語的同時,加深對泰國文化的了解。
“光學詞匯、語法是不夠的,要學好一門語言,必須要學習其背后的文化內涵。”林青告訴記者,90分鐘的課程,她至少要備課4個小時以上。“做老師,一定要對學生負責。”
作為四川省泰國研究中心的一員,林青常幫助中心翻譯一些泰國文獻、資料,推動相關工作開展;工作之余,她還為泰國多所學校翻譯中國文化知識、留學政策等。林青家中,堆著厚厚一疊材料,都是她近年來所翻譯的內容。
林青告訴記者,作為一名生活在中國的泰國人,她衷心希望兩國的感情越來越好。“近年來,泰中各領域交流合作日益密切,真正實現了‘泰中一家親’。能在兩國往來中貢獻一份力量,我覺得很榮幸。”
初識中文至今已逾十年,林青發現,在泰國,“中文熱”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公共場所幾乎都設有中文標識,在政府的重視下,小學到大學都設立了中文課程,連幼兒園都在教基礎中文詞匯。泰國16家孔子學院、11家孔子課堂也為泰國民眾學習中文提供了很多幫助。”
與此同時,泰國引入了大量中國的音樂、影視作品,很多中國明星在泰國人氣火爆。“電視劇《西游記》《包青天》幾乎每年都重播,通過這些文化載體,越來越多泰國年輕人看到了中國的發展情況,也喜歡上中國文化,他們不僅想學中文,還想到中國學習、生活。”林青談道。
在林青看來,語言是了解一個國家文化、歷史、經濟發展最基礎的橋梁。泰國“中文熱”的背后,實際上是泰國民眾對兩國關系的信任和對中國發展機遇的認可。“泰中合作越緊密,釋放的就業、創業機會就越多,翻譯、外貿、教育、電商等行業正吸引越來越多青年一代加入。”作為其中一員,林青說,自己是中文學習的受益者,希望兩國有更多年輕人,愿從語言開始了解對方。(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