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肖慧婷 通訊員包曉霽 常夢星)荊楚大地,英雄輩出。70多萬荊楚兒女為中國革命獻出了生命,登記在冊的烈士就有12.9萬名。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座座豐碑為他們矗立。
近年來,湖北退役軍人事務系統進一步加大烈士褒揚紀念工作力度,推動全省烈士紀念設施提質升級,傳承紅色基因、弘揚英烈精神,全省烈士褒揚工作取得新成效。
忠魂歸陵園 浩氣存天地
“這一片是烈士墓葬區,目前陵園共集中遷葬烈士墓382座,安葬烈士墓1座——汪耀峰烈士墓。”近日,在孝昌縣烈士陵園,陵園講解員冷露露告訴記者。
在墓葬區的山坡上,整齊地排列著一座座烈士墓碑,碑面用金色字體鐫刻了烈士的姓名、籍貫、生卒年月等等。

孝昌縣烈士陵園烈士墓葬區。肖慧婷 攝
根據《湖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等8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烈士紀念設施規范管理的措施》,全省各地需按照“應遷盡遷、集中管護”的原則,對符合條件的零散烈士紀念設施(含散葬烈士墓)集中遷移或管護。
遷移散葬烈士墓,首先要開展實地調研工作。
“在這次的調研過程中,有一個‘一門雙烈士’的特別故事。”京山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就業創業與移交安置股工作人員胡楓介紹。
去年底,京山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組織專班人員開展零散烈士紀念設施保護調研工作,在永漋鎮烈屬帥廷吉家中,工作人員得知,在土地革命時期犧牲的烈士帥禹章、帥漢章為親兄弟,帥廷吉老人是帥禹章烈士的兒子,也是名參加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老兵。

工作專班聆聽烈屬講述先烈事跡。京山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供圖
永漋是京山最遠的一個鄉鎮,從這到京山市烈士陵園相距60多公里。當聽到工作專班希望將烈士墓遷入陵園集中管護時,考慮到路途較遠不方便祭掃,老人并沒有同意。
“遷葬到陵園后,由我們負責管理維護,每年清明,咱們京山的學生、機關單位都來給他們掃墓,讓千千萬萬的市民共同瞻仰祭奠。”經過工作人員細致講解政策、分析利弊后,老人最終改變想法。
2022年1月11日,京山市舉行散葬烈士墓集中遷移安葬儀式,將帥禹章、帥漢章等23位烈士墓遷移至京山烈士陵園。
“我現在年紀大了,國家有這么好的政策,作為一名老兵,一定積極響應支持。”當天,帥廷吉也現場參加了安葬儀式,看到覆蓋著五星紅旗的烈士棺槨莊重下葬,老人十分感動。
“零散烈士墓的集中安葬,便于社會各界人士充分利用烈士紀念教育基地組織開展祭奠烈士、緬懷英烈活動,引導廣大群眾銘記烈士的英名和壯舉,增強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京山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李金波說。

京山市舉行散葬烈士墓集中遷移安葬儀式。京山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供圖
今年以來,湖北多地舉行了散葬烈士墓集中遷移儀式,“應遷盡遷、集中管護”基本實現;同時還將進一步健全管理保護機制,對因條件限制尚未遷移的散葬烈士墓,設立管護點,劃定保護范圍,設立保護標識,明確負責管護的單位、集體或個人。
建好烈士紀念設施 讓英烈精神永綻光芒
在廣水市峰山烈士陵園入口處,修剪規則的松樹沿著石階并立而上,臺階兩側的土壤干凈平整、少有雜草,顯然是常常有人清理維護。
“為加強烈士紀念設施管理保護工作,在充分征求好烈士親屬及受委托管理的村(社區)意見的基礎上,我市采取集中、親屬管護和村委會代管的方式進行保護。”廣水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葉由軍說道。

廣水市峰山烈士陵園。肖慧婷 攝
湖北省縣級及以下烈士紀念設施管理保護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廣水市成立了以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牽頭,市委宣傳部、市財政局等單位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對全市縣級以下英雄烈士紀念設施整修工作進行規劃、現場指導,加強督導力度。目前,該市382處縣級以下烈士紀念設施均已完成整修工程任務。??????
在十堰市,該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再次組織了零散烈士紀念設施的全面摸排,經過調查核實和反復校核,摸清了全市縣級以下烈士紀念設施的底數共計1404個,掌握了紀念設施分布情況、保護現狀及日常管理情況。當前整修工程均已完工,紀念設施基本達到了“墓體堅實牢固、碑文字跡清晰、主體建筑保護完好、周邊環境清潔肅穆、配套設施便捷有效”的標準。同時,十堰市各級退役軍人部門與烈士紀念設施所轄地區簽訂了《管理保護工作責任書》,落實一名所在地村委會工作人員作為日常管護責任人,保障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常態化、長效化。
“從小就怕去墓地,此刻看到這一幕心中只有感動和溫暖!烈士雖去,但浩氣長存,心中自然不再懼怕。緬懷先烈!感恩!”在抖音上的一個谷城縣烈士陵園視頻評論區,這條點贊最多網友留言格外醒目。

網友留言截圖
視頻中,2021年建成的谷城縣烈士陵園莊嚴肅穆、簡潔大氣,占地8萬平方米,與漢江為鄰。陵園內牌坊、紀念碑、紀念廣場、展館、紀念墻、英烈亭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谷城縣烈士陵園。谷城縣退役軍人事務局供圖
“我縣自籌近億元資金遷建縣烈士陵園、興建革命紀念館,打造全省一流的縣級英雄烈士紀念設施,形成以烈士陵園為龍頭、鄉鎮‘鄂西北手紡所、賀龍司令部舊址、黃山埡革命烈士陵園’等多點支撐的紅色教育體系。”谷城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朱偉說,自縣級及以下烈士紀念設施管理保護專項行動開展后,全縣17座烈士紀念設施完成了精準修繕全面整修。
多樣化祭掃方式 緬懷革命英烈
今年清明前夕,廣水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優撫科工作人員劉訓接到了河南三門峽籍烈士張新嶺的哥哥打來的電話,說因特殊原因不能前來為弟弟掃墓,特委托代為祭掃包括弟弟張新嶺在內的6名烈士墓。
擦拭墓碑、行鞠躬禮、敬獻鮮花、錄制視頻……4月5日上午,廣水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冒著細雨為張新嶺等6名烈士掃墓。祭掃結束后,第一時間將現場照片、視頻傳給烈屬。
在谷城,縣烈士陵園組織干部職工開展清明祭奠英烈活動,為部分烈士遺屬提供代祭掃服務,傳達代為祭掃的圖片視頻資料,幫助烈屬們完成祭掃心愿。
英烈光輝事跡,永遠激勵后人。近年來,湖北各地不斷創新祭掃方式:孝昌縣將祭掃活動與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相銜接,鼓勵群眾通過撰寫紀念回憶文章、創作文藝作品、開展主題演講等活動,積極宣揚英烈事跡。

學生代表在孝昌縣烈士陵園祭奠先烈。孝昌縣退役軍人事務局供圖
丹江口市采用集體祭掃、委托祭掃、網絡祭掃、實地祭掃四種方式,發布委托祭掃電話及網上祭掃通道,通過“云祭掃”,讓烈士親屬與祭掃群眾足不出戶也可寄哀思;現場勸導來訪市民轉變觀念,宣傳文明祭掃法規政策,鼓勵盡量選擇書寫寄語、網絡追思等文明安全祭祀方式,發放文明祭掃宣傳手冊1000余份。

丹江口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清明集體祭掃活動。丹江口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供圖
“革命理想高于天!我們要永志不忘先烈們為之流血犧牲的偉大理想......”湖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持續搭建英烈褒揚網上陣地,連續三年結合湖北實際情況和特色,制作推出網絡祭掃通道,倡導全省退役軍人事務系統和退役軍人廣泛參與。今年清明期間,全省超360萬人次網友通過“2022·奮進·網上祭英烈”網絡祭掃通道向英烈獻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