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崔鈞洋、高雷)在第35個國際禁毒日來臨之際,蔡甸區中法武漢生態示范城被武漢市禁毒委授予禁毒“示范街道”榮譽稱號。近些年來,中法武漢生態示范城吸毒肇事肇禍案事件零發生,現有中高風險吸毒在冊人員管控率達到100%。

蔡甸警方開展禁毒宣傳活動。通訊員供圖。
“5+N”小組 形成強大管控合力
中法武漢生態示范城與漢陽區、東西湖區接壤,來往定居入住的人員逐年增高。在打擊涉毒違法犯罪活動時,中法武漢生態示范城事務處在蔡甸區禁毒辦的指導下,在轄區建設完成了中心戒毒社區,由事務處干部、社區群干、公安民警、禁毒社工、吸毒人員家屬等組成“5+N”吸毒人員管控小組,全面落實吸毒人員社會面管控工作。
“藍色代表低風險吸毒人員,黃色代表中風險吸毒人員,紅色代表高風險吸毒人員”,作為新農派出所副所長,也是中法武漢生態示范城中心戒毒社區禁毒民警的余小華,拿出三個不同顏色的本子,里面詳細記載了轄區所有吸毒人員的信息。據了解,“5+N”小組要對所有吸毒在冊人員進行分類處理和動態管控,還要實現走訪到位、建檔到位、管控到位,使中高風險吸毒在冊人員管控率和尿檢率都達到100%。
今年6月,新天村的社區戒毒人員夏某突然聯系不上,禁毒社工張沁和社區民警康健便多次走訪到村里,通過電話聯系和做家屬工作,找到夏某并督促他按時尿檢報到,確保吸毒人員管控不漏一人。“多一點耐心、多走幾步路,把管控落實落細,這就是我們的‘成功經驗’”,余小華介紹。

禁毒宣傳活動現場。
關愛幫扶 讓更多戒毒人員回歸社會
“吳師傅,我們來給你拜年了”,2022年春節前夕,中法武漢生態示范城中心戒毒社區的禁毒社工張沁和民警余小華來到彭家山頭村吳某家里,送來了米和油。據民警介紹,吳某之前因為多次吸毒被抓,后回歸社會也沒有正當工作,家庭也十分困難。了解情況后,“5+N”小組主動開展幫扶工作,每隔一段時間就上門走訪下,看家里缺什么、有無困難。后在村干部、禁毒社工、民警的幫助下,吳某不僅脫離了“毒圈”,與之前幾個毒友斷了聯系,還找了份保安的工作。
余小華介紹,由于戒毒人員具有吸毒史,社會上的人們普遍對其存在著歧視和偏見,給他們工作生活帶來了諸多困難,這很可能導致他們再次染上毒癮,從而走上不歸路。為此,中法武漢生態示范城“5+N”吸毒人員管控小組在幫他們戒毒的同時,還會主動交心談心,甚至傳授一技之長,引導其適應社會、造福社會。
“對于吸毒人員,我們不把他們當成違法嫌疑人,而是作為我們的病人,我們目的是把他們治好,健健康康回歸社會”,蔡甸區公安分局刑偵大隊禁毒中隊中隊長鄭警官說。三年以來,結合禁毒委“平安關愛”行動,中法武漢生態示范城事務處聯合區禁毒辦、新農派出所民警一直在做幫扶關愛、心理疏導等活動,已幫扶關愛30多人,6名吸毒人員再就業。

學校開展禁毒集中宣講活動。通訊員供圖。
強化宣傳 營造全民禁毒良好氛圍
中法武漢生態示范城事務處堅持“預防為主”的禁毒教育方針,以全民共建“禁毒示范街道”、“無毒社區”為目標,開展了一系列禁毒宣傳工作,通過懸掛橫幅、LED電子顯示屏、擺放禁毒展板、發放禁毒宣傳資料、開展禁毒講座等方式,深入社區、校園、廠企大力開展禁毒教育宣傳活動,發放宣傳冊10萬余份、活動紀念口袋5000余個。
“以前都是在電視上看到,今天看到警察講解,確實知道了毒品的危害性極大”,中建鋼構的員工李某聽完民警禁毒講座后感觸頗深。今年5月初,中法武漢生態示范城“5+N”管控小組成員先后來到轄區企業、學校開展禁毒集中宣講,用真實的案例、最鮮活的圖片向員工講解禁毒知識。
另外,蔡甸區公安分局禁毒民警還會深入重點企事業單位,在開展禁毒宣講的同時,對員工進行毛發檢測,確保重要崗位的員工不存在吸毒情況。今年4月21日,民警來到轄區公交公司,對公交司機開展毛發檢測,未發現一人有吸毒的情況。
“‘5+N’小組在做實吸毒人員管控、宣傳、幫扶工作時,我們還聯合擴大了涉毒線索的摸排,加大了打擊違法犯罪活動的力度,特別是針對一些新型毒品嚴查、嚴打?!辈痰閰^禁毒辦主任、區公安分局副局長范建軍表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