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李海涯)劉東軍,生于1971年2月,1992年加入警隊。十多年的刑警生涯中,他目光如炬,經常直面犯罪分子,跟對方展開殊死搏斗,曾榮立個人三等功兩次,在全省十三屆運動會公安系統(PPC)手槍射擊比賽中獲獎。
2020年10月,劉東軍選擇迎接新挑戰,成為孝感市公安局96110的反詐專員,全身心地投入到沒有硝煙的戰場,跟電詐分子展開一場場“競速”……

迅速轉變身份
探索勸阻方式
96110是全國統一的預警勸阻咨詢電話,主要有勸阻、咨詢和舉報三大功能。2020年10月21日,孝感市啟動反電信網絡詐騙專用號碼96110。干了十多年刑警的劉東軍主動請纓,加入了96110大家庭。
“96110成立之初,技術條件不完善、預警勸阻人員的經驗也不足,一切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劉東軍坦言,萬事開頭難,他帶領大家沉下心來,學習使用各種數據平臺,認真研究拆穿詐騙分子“話術”的有效方法。
當事人為什么執迷不悟?那是因為被詐騙分子的“話術”洗腦,先入為主地相信對方。“我們在勸阻的時候,一定要講究方法,不然很可能適得其反。”劉東軍說,比如當事人遭遇冒充公檢法實施詐騙時,反詐民警說的第一句話往往是“我是某某市公安局民警”。如果真警察的開場白和假警察一樣,受害人會感到疑惑,并產生抵觸情緒。所以,反詐民警開展勸阻工作時,不要急于介紹自己的身份,而應直擊“要害”,提醒對方說:“你剛才接到的是詐騙電話,千萬別信,不要轉賬!”這種方式更容易引起受害人的注意,也能第一時間讓其警覺起來。
孝感市公安局96110中心成員14人,大多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五十出頭的劉東軍是這支隊伍的“老大哥”。在隊員心中,他的勸阻止付速度總是最快的、反詐宣傳也是最積極的、去食堂吃飯或回家則是最晚的。于是,大家尊敬地稱呼他“東哥”。
在“東哥”的帶領下,這支年輕的公安民輔警隊伍有著非凡的戰斗力。2020年12月,市民梁先生打電話來咨詢。梁先生說,數周前,他加入一個網絡炒股群,并下載了陌生APP。梁先生向指定賬戶轉賬50萬元,突然覺得不對勁,于是致電96110詢問。聽到這里,民警確定他遭遇了虛假投資理財詐騙。一名反詐民警繼續通過電話了解情況并安撫梁先生的情緒,另一名民警立馬進行緊急止付,最終45萬元被成功攔截。
“預警止付猶如賽跑,我們每天爭分奪秒,跟詐騙分子搶時間、比速度,不敢有絲毫松懈。直到跑贏的那一刻,我們懸著的心才能暫時放下,隨即又投入下一場戰斗……”劉東軍感慨道。
運用數據平臺
實現精準預警
針對近年來傳統犯罪不斷向網上侵襲,2021年9月29日,孝感市公安局在我省率先成立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偵查支隊(以下簡稱“新偵支隊”)。新偵支隊通過數據賦能,緊盯新型犯罪特點,加強精準預警,做強反詐預警專線。
“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我們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提供了堅強‘后盾’。最初的設想、概念,也成了現實,讓我們的防范預警更加精準,勸阻成功率也得到大幅提升。”提及工作,劉東軍總有說不完的故事。

今年4月的一天,預警平臺顯示,市民彭女士正在接聽一個冒充公檢法的詐騙電話。反詐專線民警多次撥打其手機,均處于忙線狀態。劉東軍立馬聯系彭女士的女兒陳某。陳某說,她是某中學的教師,母親是這所學校的會計。
財會人員遭遇詐騙,很可能損失慘重,一定要盡快制止!“你媽正在接聽詐騙電話,你趕緊把人找到,讓她別轉賬,我們隨后就到!”劉東軍一邊和陳某保持聯系,一邊帶領民警迅速趕往現場。
工作時間,財務室的門一般是打開的,陳女士看到此時房門緊鎖。敲門時,她發現母親在接電話,回應道:“正在處理緊急事情,不方便開門和說話。”劉東軍讓陳某找來學校領導,強行拿鑰匙打開財務室的房門,搶下了彭女士的電話。那一刻,她正準備將公賬上的36萬元轉入“安全賬戶”。
原來,當天彭女士接到一個自稱是某公安局民警的電話,說單位進賬的一筆款涉嫌違法犯罪,要求她把自己關在房間接受“警方線上調查”,將公賬的錢轉入“安全賬戶”進行驗證。“這是典型的冒充公檢法詐騙!打電話的人是騙子,我們才是真警察。公檢法機關不會通過電話和網絡辦案,更不會讓群眾轉賬……”在劉東軍的耐心勸說下,彭女士恍然大悟。
依托大數據平臺,孝感市公安局96110專線聯動指揮中心、110接警平臺、受害群眾,形成“三方通話”工作機制,24小時緊急處置電詐警情及預警止付工作,日均接聽各類電話200余起、預警數據處置量6000余條。
“其實,并不是只有和犯罪分子面對面戰斗才有成就感,每一次的成功攔截勸阻,同樣會給我們帶來榮耀感!”劉東軍表示,反詐勸阻預警既是一把和犯罪分子戰斗的“尖刀”,也是群眾的“防護網”。孝感96110成立以來,共處理各類預警信息201萬余條,發送預警短信219萬余條,緊急止付涉案賬戶1.9萬個,止付金額6.4億元。
無懼苦累委屈
唯愿天下無詐
“技術平臺和反詐專員的勸阻溝通能力在不斷提升,工作機制也在日臻完善。”劉東軍介紹說,孝感市公安局新偵支隊強化分級勸阻處置,構建市縣“二次預警研判、精準快速落地、見面勸阻處置”等工作機制,嚴格落實分級、分類、分時預警。在全市131個派出所成立反詐專員體系,明確反詐專員宣傳、勸阻、疏導等具體職責,創新規范勸阻話術、方式,通過微信群進行扁平化、閉環式處置,逐一聯動基層網格員等多支力量見面勸阻,實現了高危預警指令下發后“零”成案,守牢群眾轉賬的“最后關口”。

3月19日漢川南河派出所接96110預警指令轄區居民何女士正在遭遇冒充公檢法詐騙分子后經市、縣、所三級聯動成功勸阻,挽損8萬元;
4月26日應城郎君派出所接96110預警指令邱某正在遭遇冒充熟人騙子后成功勸阻,挽損8萬元;
4月27日云夢城關派出所接96110預警指令王女士正在遭遇冒充公檢法詐騙分子后成功勸阻,挽損30萬元;
5月6日孝南肖港派出所接96110預警指令成功勸阻,挽損1萬元……
今年以來,96110共處理各類預警信息90.7萬余條,發送預警短信89.2萬余條,緊急止付涉案賬戶5218個,止付金額1.44億元。
成績單的背后凝聚著孝感市公安局反詐民警、輔警的辛勤付出。在劉東軍看來,苦和累不算什么,即使勸阻時不被當事人理解,只要能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自己受點委屈也不要緊。
今年2月一天中午,市民張女士長時間接聽詐騙電話,手機無法接通。劉東軍聯系張女士的丈夫,對方稱自己在外地,親友也不在孝感。緊急時刻,劉東軍直接跨上摩托車趕到現場。“我沒有被騙,你們警察管得太多了吧!”上門的時候,張女士不滿地嘟囔著。
劉東軍堅持要求對方打開手機進行查看。通話記錄顯示,張女士曾接聽一個“00”開頭的電話,這明顯是從境外打來的詐騙電話。經詢問,張女士加了對方好友,還進行視頻通話,就差轉賬匯款了。
“你們再晚來一會,我就被騙了!”反復勸說之后,張女士終于醒悟過來,對劉東軍的態度也發生了180度大轉彎,從最初的抵觸變為滿懷感激,主動給自己的手機下載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
“與其等人被騙了到公安機關報案,民警來破案,不如從一開始就阻止他們被騙。”劉東軍坦言,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他和隊員的責任重大,即使不休不眠,也要竭盡全力守護好群眾的錢袋子。
“這份責任讓我們永遠沒法停歇下來!”劉東軍說,他和96110所有民輔警都希望,終有一天,能夠實現天下無詐。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