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4.5萬!“梅派”青衣史依弘近日舉辦首場線上京劇全息聲演唱會,在線觀看人次定格在了這一可觀的數字。在100多分鐘的時間里,史依弘邊唱邊說,帶來了《貴妃醉酒》《玉堂春》《鳳還巢》等多部代表作中的經典唱段。演唱間隙,她還分享了自己一路“學梅”的感受,并為觀眾科普了一眾京劇樂器。
隨著直播平臺的興起和用戶數量的快速增長,越來越多戲曲人走進直播間,在小屏的另一端亮嗓表演并和觀眾交流互動。以抖音為例,根據日前發布的網絡直播文藝生態報告,2021年該平臺傳統文化類直播同比增長超過100萬場,在直播間聽戲曲、看演出成為新潮流。而這其中,經典曲藝的數據格外亮眼,直播觀看時長同比增長278%,非遺類文化直播觀看時長同比增長264%。
“伴隨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民族文化、本土文化的認同感會迅速增強。人們通過與地方戲劇等傳統藝術發生關聯,找到自己的身份歸屬。”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副主任潘霽教授表示,京劇等傳統藝術形式特有的衣缽傳承觀念,讓網民更樂于獲得有歷史沉淀的文化體驗。
有實力有情懷,高品質直播為京劇“引流”
“我原本預計20萬左右,身邊也有朋友說可能會到50萬,現在的數字完全超出我的預期。”首場線上京劇全息聲演唱會直播數據出來后,史依弘很是震驚。在這場演出前,她也嘗試過直播,一部手機、一盞燈便開播了起來。史依弘坦言,最初的心情有些忐忑:“對于舞臺演員來說,因為看不見觀眾的反饋,心里會不踏實。”然而,當看見來自全國甚至全球觀眾的支持留言后,史依弘決心做些什么,讓更多粉絲能聽到好戲。但這一次,得精致些。
為了這場全息聲演唱會,史依弘和她的團隊準備了數月。唱段選擇、節目編排、嘉賓人選都經過再三考量。演出中,史依弘以“海島冰輪”起首,接著是“玉堂春含悲淚”“蘇三離了洪洞縣”“看大王”“楊玉環在殿前深深拜定”“挽翠袖”,最后以“一家人聞邊報雄心振奮”收官。
即時互動性、高濃度的參與感是直播演出的一大優勢。當膾炙人口的唱段響起,評論區的叫好彈幕立刻刷屏。由于沒有字幕,懂戲的票友為方便新觀眾欣賞,便跟著史依弘的演唱一句句地把唱詞打出來,倒也成了一道別致的景觀。演出中,史依弘唱一段說一段,其多年悉心揣摩“梅派”唱腔的心路歷程引發了不少網友的贊嘆。邊自述邊演唱的方式看似輕松,對演員來說卻是個不小的挑戰。“說話其實很費嗓子,唱戲時又馬上要轉換成小嗓子,但這樣的方式會更接地氣,所以我們還是堅持做了下來,想看看這樣的效果大家喜不喜歡、接不接受。現在看來,還是挺受歡迎的。”
留言里,有意猶未盡的觀眾建議史依弘一個月開一次,甚至一周開一次直播。史依弘并不拒絕這些可能性,“但我還是希望每次都有不同的東西帶給大家,是精心準備的,而不是粗糙的”。
線上線下聯動,讓戲曲之美抵達更多人
讓史依弘欣慰的是,這次在線看直播的觀眾中有相當一部分以前沒有或者很少接觸戲曲,這樣的結果正與她推廣京劇的初衷不謀而合。直播中,她將上海京劇院二團的鼓師、琴師、京二胡、月琴、三弦、大阮、中阮、小鑼、大鑼、鐃鈸十位樂師逐一請上臺,并詳細介紹了每種樂器。此外,嘉賓柴俊為還帶來京劇老唱片,當場播放了梅蘭芳的《太真外傳·聽宮娥》,呼應了當年史依弘一字一句學習大師錄音的學戲經歷。
直播平臺龐大的用戶基數把戲曲帶向了更廣闊的場域。在這股熱潮中,戲曲人開創了多樣化的戲曲破圈“新玩法”。比如,今年上半年,一向勇于打破邊界的京劇老生演員王珮瑜開設了“瑜老板陪你一起看戲”新系列。《烏盆記》《文圖會》《擊鼓罵曹》……屏幕上方播放著王珮瑜拿手的經典劇目,而在下方的小屏里,她正在為戲迷實時“解說”:大戲的難點和看點、演員與作品的淵源、排練中的趣聞,王珮瑜都娓娓道來。一場演出看畢,觀眾既欣賞到了原汁原味的骨子老戲,也收獲了不少“干貨”。
越來越多專業院團也紛紛入場,力求在舞臺之外,最大化釋放戲曲的魅力與活力。“你結束了呀,換我上了。”日前,在上海越劇院駐場越劇《梁祝》正式開演前,“梁山伯”斯鈺林和“祝英臺”鄧華蔚就完成了一次“交接”,化著戲曲濃妝的兩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從越劇的梁祝歷史聊到個人的從藝經歷。一小時后,他們便登上了舞臺,讓進入劇院的戲迷感受了一把無縫轉場的體驗。
后臺探班、演前訪談、名家科普……在潘霽看來,多元的直播內容正在成為原有演出的一份延展和補充,反哺著行業的普及和繁榮。“對于多數對傳統文化有興趣但初涉這一領域的受眾而言,網絡直播能加速相關知識的傳播,從而吸引更多愛好者進入劇場,進一步深入接觸傳統藝術。”
中華戲曲之美正乘著網絡平臺的東風,抵達更多人。(文/記者 王筱麗)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