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 (通訊員王方)“李科長,我在部隊從事了16年的駕駛工作,現在退役回到地方,感覺自己會的業務技能實在是太少了,今后會不會無法勝任新的工作崗位,又或者被同事們排擠……”日前,退役士兵李飛(化名)在武漢市武昌區退役軍人事務局(以下簡稱武昌退役局)安置科辦公室吐露心聲。
據武昌退役局安置科負責人李憲介紹,一些退役士兵返回駐地存有本領恐慌心理,擔心在部隊學到的業務技能在地方工作崗位上無用武之地,很難有一番作為。為此,他們還專門報名參加各類職業技能鑒定,目的就是為了能更好更快地融入到地方單位。

退役士兵走上講臺。通訊員供圖
李憲說,著力破解如何提升退役士兵自信心與綜合業務能力是武昌退役局近年來的中心工作之一。近年來,武昌退役局通過采取“開設心聲室、暢通雙評議網絡平臺、政府購買服務”等舉措,有效推進該項工作落地見效。
一張辦公桌、兩把座椅、一臺飲水機,這是心聲室內的三件套。去年12月份安置到武昌退役局的退役士兵馮爭強與葉帥是這間心聲室的正副“室長”,每天上午8點半至下午5點半,他們輪流在心聲室內傾聽退役士兵們的心聲,并做好詳細記錄。
馮爭強說,他剛剛退役回地方的時候也是跟李飛(化名)一樣的心理,后來通過退役局工作人員不厭其煩地耐心疏導以及組織開展的崗前適應性培訓,才使得自己能夠較好地勝任如今的工作崗位。

在湖北省華龍職業培訓學校新老退役士兵正在進行腕力較量。通訊員供圖
“自武昌退役局掛牌成立至今,每年都會組織開展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條件退役士兵崗前適應性培訓,專門邀請湖北大學、湖北警官學院、湖北生物科技職業學院和律師、心理咨詢師、職業培訓師等相關教授、專家,圍繞《退役軍人保障法》、公文寫作、辦公軟件、政務禮儀、法律法規以及紅色主題教育等方面進行授課。”武昌退役局安置科童運雄介紹。

退役士兵走上講臺。通訊員供圖
童運雄說,今年組織開展的退役士兵崗前適應性培訓相比前兩年,呈現形式多樣化、內容多元化特征。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培訓的授課老師有四分之一都是近年來轉業安置到武昌各企事業單位的退役士兵,王云可、馮爭強、葉帥等往年退役士兵紛紛走上講臺,為李飛(化名)等今年的退役士兵講述“角色轉換、崗位適應、能力提升”等話題內容。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