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趙遠鵬)高墻內的監室里,再也看不到董警官忙碌的身影……
8月29日下午1時許,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看守所民警董志勇,在看守所值勤期間不慎摔倒致頭部受傷,經醫院10多個小時的全力搶救,終未能挽留住他的生命。51歲的生命,定格在他深愛的監管崗位上。
從軍營到看守所,簡單的履歷串起董志勇15載的從警生涯,先后5次被評為年度先進個人,連續6年被評為優秀公務員,榮獲荊州市公安局監管系統“深挖犯罪先進個人”“安全管理先進個人”,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嘉獎2次。

戰友眼中的“壓艙石”
200余次在押人員的體溫測量情況、4個監室全部進行清洗消毒、12人次重點談心談話……8月28日的值班日志上,記錄著董志勇臨走前滿負荷的工作狀態。
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開展以來,收押人數明顯增多,本就人手緊張的看守所任務更加繁重。董志勇以細致、精致、極致的工作作風,面對每一道手續、每一件物品、每一個人,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地記錄著在押人員身體、家庭、心理情況等各類信息。
安全巡查時,他從不放過任何一個安全細節,小小的監區每天至少走1萬多步。他專門把辦公室選在離監室最近的地方,對講機從不離手,一有動靜隨喊隨到。
“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老董還掛念著手頭的工作。”回憶起出事那天的情景,沙市區看守所民警曾波流著淚說。
8月29日下午1時許,董志勇在監所處理工作時,不慎摔倒不起。值班員在監控中看到后大聲呼救,曾波等人第一時間趕到董志勇身邊,發現他后腦勺著地已昏迷不醒,大片血跡向周邊蔓延。幾分鐘后,120急救車趕來。
警笛呼嘯,一路疾馳,急救室內,數名醫生們經近10個小時的奮力搶救,因腦干出血顱腦損傷,終沒能挽留住他的生命。董志勇因公犧牲。
“老董是‘老監管’,經得事多、責任心強、考慮得細,是監所安全的‘壓艙石’。”沙市區看守所所長吳松說。

2020年疫情發生以來,沙市區看守所實行最嚴格的全封閉式管理機制,從“14+14”到“7+7”,勤務模式的不斷變化,短則兩個月,長則數個月。長時間超負荷的工作狀態,董志勇始終像頭“老黃牛”,任勞任怨、兢兢業業。清晨,分發口罩、隔空喊話、定時消殺、錯時送餐;白天,全程巡查、監測體溫、穩定情緒、隨時提醒、當面檢查、收押送押;晚上,還要視頻巡查和隔窗問話。
在這座高墻內,每一個房間,每一個過道,每一個角落,董志勇就像“擎燈人”一樣,走到哪里就亮到哪里。一個個忙碌的身影,就是董志勇熱愛公安監管事業奮斗終身的縮影。
在押人員的“知心人”
“自己殺了人,親戚都躲得我遠遠的,董警官和我非親非故的,不但沒有看不起我,還苦口婆心的教導我,他就是我生命中的一束光。”
2019年10月,17歲的劉某因故意殺人被送至該所羈押。由于從小缺失家庭的溫暖,性格極端孤僻。入所后,劉某抱著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在監室里多次與在押人員、管教人員發生沖突。該所安排董志勇擔任其管教民警。
董志勇詳細了解劉某基本情況后,從其坎坷的成長經歷入手,分析其走上犯罪道路的深層次原因。站在朋友的角度,多次與劉某推心置腹的談話,適時從人生哲理等方面引導劉某正視現實,承擔法律后果。一遍又一遍,劉某感受到董志勇的尊重、善意和溫暖,逐漸轉變心態,有什么想法都會第一時間和董志勇交流。
“類似的事情太多了。”每位同事都能說出不少董志勇感化在押人員的故事,自掏腰包給在押人員購買衣物和生活用品,照顧肝癌晚期的在押人員長達4個月,為患有艾滋病的在押人員重燃生活希望……15年來,董志勇總結出“傾聽、談心、釋法、引導、規勸、深挖”的談心談話“六步法”,累計完成2000多名在押人員的精準幫教工作,成為在押人員最信任的“知心大哥”。
“他就像對待犯錯的孩子一樣看待在押人員。”所長吳松回憶,每年所里組織在押人員給管教民警測評打分時,董志勇一直都排第一,他不僅心細如發,還練就一雙火眼金睛。

2008年8月,董志勇利用監偵手段破獲隱藏在監所的案中案,抓獲一名潛逃2年的命案逃犯,被評為全省監所十大精品案例,為沙市區看守所捧回“湖北省教育感化深挖犯罪先進基層監所”的獎牌。15年來,董志勇共向辦案單位轉遞案件線索435條,協破涉嫌盜竊、搶劫等犯罪案件近百起,協助抓獲犯罪嫌疑人60多人。
“家里有什么困難能跟我說說嗎?”不少在押人員都記得他這句暖心的“開場白”。“好好做人,不說再見。”不少出所人員也永遠記得他的那句“告別語”。
父母心中的“好兒郎”
董志勇是名轉業軍人。選擇當軍人和警察,就選擇奉獻與犧牲。從參軍到入警,董志勇一直是父母心中的“好兒郎”。
“當兵不習武,不算盡義務,武藝練不精,不算合格兵。”回憶起董志勇當“新兵”時的情景,原荊州市消防支隊副政委吳祖松娓娓道來。
1989年,董志勇入伍武警沙市消防支隊之初,屬于瘦小精干型,為苦練本領,他變著法兒和自己較勁:人家跑3公里,他就跑5公里;人家輕裝跑,他就負重跑;他經常自己偷偷加練。憑著這種超出常人的毅力和堅持,董志勇成了全市消防隊伍中出了名的訓練尖子和業務能手。
提干后,他到紅星路消防中隊擔任代理排長,這是荊州城區滅火救援任務最重的中隊,時刻面對生與死、血與火的嚴峻考驗,他從烈焰火海、毒氣泄露、慘烈車禍、1996和1998抗洪搶險等救援現場一路奮戰,參加重大滅火救援行動超過1000余次。
“好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吳祖松說,董志勇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每一次急難險重的任務,他總是沖在最前面的那一個,把危險留給自己。
“從軍營到警營,不忘橄欖綠,續延警察藍,他從‘第一粒扣子’開始就扣得很正,有底線、守規矩,聽黨話、感黨恩,當先鋒,做模范。”看守所教導員黎世勤說。
2007年,董志勇從部隊正營職干部轉業到沙市區看守所,面對新的工作崗位,他從最基礎的監管知識學起,這一干就是15年。他常說:“不管走到哪里,都必須要有工作的熱情,要有戰斗精神。”
董志勇借鑒部隊內務隊列訓練標準,編寫訓練計劃、方案、教材,將隊列訓練納入在押人員每天“課程表”,實現人員行進“隊形化”、出入中門“集體化”、站姿坐姿“軍姿化”,讓在押人員明白學有制度、行有標準,講方圓講規矩。這一系列舉措,使在押人員實現從“獨立獨行”向“聽從指揮”、從“渾噩度日”到“規律生活”的轉變,成為看守所規范化建設和安全“零事故”的“金字招牌”。
知子莫若父。“不論是當兵還是當警察,他早就做好犧牲的準備。他是因公犧牲,后事一切從簡,不給組織添麻煩!”董志勇77歲高齡的父親一再對看守所領導表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