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周洪陽 通訊員宓天鵬、陳思煌、馬逸馳)“我們擔心了5個多月的問題,短短3天,孝南區人民法院就幫我們解決了,挽回了我們的經濟損失,非常感謝他們!”日前,湖北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代表夏女士對記者說。

為法院送上錦旗。通訊員石茜 供圖
去年11月,該公司為團建項目進行全款繳費預定,后來因計劃有變,公司決定取消預定,希望酒店方退還除違約金外的剩余定金,遭拒。雙方私下協調數月,遲遲無法達成共識。
孝南區人民法院了解此事后,主動為雙方當事人組織調解,在孝南區人民法院多元化調解中心調解員的耐心勸導下,酒店方決定退還剩余的預定款。
“訴前調解時間短、成本低、效果好。”孝南區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胡艷鵑介紹,法院為涉企案件開通了“綠色通道”,優先立案,并設專人辦理,對涉企案件提前預估風險,普通案件轉入訴前當日立案,一般七天內即可完成調解。

法院進行相關會議。通訊員石茜 供圖
為提升涉企案件辦案質效,孝南區人民法院將涉營商環境案件作為重點案件監管,成立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建立執行事務中心,打造“一站式”執行服務中心窗口。窗口集執行立案、咨詢接待、材料收轉、信息查閱、信訪接待、案款收發等功能于一體。它將過去個人承擔整個案件所有事務的方式轉為小組分工協作,細化職責、分段集約化處理。
“我們采用流程化辦公的方式,避免了因為單個案件周期推進不暢和個人因素造成的效率低下問題。”胡艷鵑說。 今年以來,執行事務中心首次執行案件執行完畢案件結案平均用時從2021年的每件104天縮短至73天,法定期限內結案率從2021年的81.13%提升至88.4%。
此外,孝南區人民法院細化分流標準,對案件進行繁簡分流,采用簡案速裁、普案快辦、繁案精審的辦案模式,將債權債務關系明確、債務人財產狀況清楚等簡易破產案件納入快速審理范圍。

法院裁定終結破產程序。通訊員石茜 供圖
今年5月,湖北某科技有限公司因為欠款問題,被申請破產清算。由于該公司債權債務關系明確,風險等級較低,孝南區人民法院快速審理,積極促成庭內和解,8月底,法院裁定終結破產程序,整個案件僅用時三個月。
“法院對這個案件很重視,經常催促,在不同時間節點及時指導我們怎么做。目前,當事人已經還清欠款,恢復正常運營了。”湖北某科技有限公司代理律師黎先明對記者說。
與此同時,孝南區人民法院全面落實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制度,最大限度減少司法活動對涉案企業生產經營的負面影響。
“在前幾年進行涉企案件審理時,涉及查封扣押凍結的部分,我們會采取強制措施,我們一鍵按停后,企業就無法正常地生產經營了;現在,在案件受理之前,我們會對它進行風險評估,進行高中低風險的分類,然后再來決定是否采取強制措施。”孝南區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劉光輝介紹。
不久前,在一次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案中,原告多次申請對被告財產進行財產保全,這有可能對企業經營造成影響,法院通過與雙方溝通協調,讓原告撤回了申請,將案件從中風險降為低風險。

訴前調解。通訊員石茜 供圖
這些涉企案件能夠高效運行,也離不開孝南區的智慧法院建設。借助信息化手段,當事人可通過“易審”互聯網庭審系統、“人民法院在線服務”和“人民法院調解平臺”等多種方式參與線上庭審,進行網上立案。而執行案件信息由辦案系統自動向當事人推發,網絡查控查詢與相關行政職能部門互聯互通,還能一網查詢執行財產線索。
“之前我們是線下排隊立案,一等一兩天,現在網上資料一發,2小時就可以搞定了,方便了不少。”黎先明說。
劉光輝介紹,智慧法院建設改變了以往當事人必須參與線下庭審的傳統,通過云上開庭,只需要一部手機、一臺電腦,遠在異地的當事人也能“面對面”表達訴求。

進行法律宣傳講座。通訊員石茜 供圖
案件完結后,辦案法官在案件生效后的第一時間,及時進入勝訴退費辦理系統,費用經網絡審批后,直接返給當事人,以往需要兩個月辦理線下退費,現在一個工作日內就可以完成退費。”自“勝訴即退費”規定實施以來,已為勝訴當事人辦理網上退費935筆,退費金額323.46萬元。
劉光輝表示,孝南區人民法院將持續推動移動微法院平臺運用,提高審判執行質效;圍繞中小投資者關切的難點熱點問題,大力加強宣傳工作力度,不斷強化司法服務“硬措施”,持續提升營商環境“軟實力”,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和法律保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