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警李蓓和夕陽紅老年巡邏隊在一起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首席記者 葉文波 攝影: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鄒斌 通訊員 劉桑萍 徐飛 羅維舟
社區的樓棟長,是平安列電的骨干成員;德高望重、辦事公道的居民,是社區的平安調解員;轄區的夕陽紅藝術隊,是義務巡邏隊;門口值守的保安、快遞點的老板,是平安聯絡員……在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列電社區,民警李蓓用心用情辦實事,感染并帶動著一大批群眾參與平安社區的建設。
列電社區建于上世紀50年代末,社區環境老舊,老人多、流動人員多。近年來,在武漢市公安局洪山區分局張家灣派出所民警李蓓的帶領下,群眾積極參與基層治理,社區連續三年“零電詐”,其他刑事警情下降45%。這一切,只因李蓓手中有一把“金鑰匙”:用心用情辦實事,發動群眾共同締造美好家園。
“聚心”共謀
用腳底板丈量社區用心用情辦實事
別看李蓓一張娃娃臉,她說話熱情、辦事利落,嬌小的身材蘊藏著大能量。
李蓓曾在張家灣派出所擔任指揮長,每天要接處大量110警情,接觸各行各業的群眾。她說:“做好公安工作沒有巧,關鍵就是學會和群眾打交道,成為他們的貼心人。”
2019年4月,35歲的李蓓轉戰列電責任區,成為一名社區民警。責任區4786戶人家。第一次走進列電社區,看著眼前破舊的樓房,李蓓心里有些打鼓。怎么辦?唯有實干。她決定用腳步丈量社區的角落,盡快做到“人熟、地熟、情況熟”。
“李蓓作風干練,她是真訪真問真解決。”列電社區黨委書記劉娉介紹,李蓓花了整整一個月時間,她們一起逛市場、遛小區,把每一棟每一戶都走了一遍,小區有多少人、哪些人需要重點關懷,她們一一詳細記錄。特別是遇到喜歡出來曬太陽的爹爹婆婆,李蓓經常湊上前和他們拉家常。
“熟悉了小區的人和事,我再也不慌了。”李蓓說。為了讓居民有事能第一時間找到自己,李蓓把手機號公布在小區大門的通道、單元門棟的進出口。在社區的QQ群、微信群,更是被居民頻頻轉發。大家漸漸形成習慣——有事找“蓓蓓警官”。
寇阿姨是小區廣場舞隊的積極分子。李蓓來之前,廣場舞隊經常因擾民問題與住戶發生矛盾,更有居民喊道:“你們干脆去小區外面跳!”
寇阿姨等人一肚子委屈:這可如何是好?李蓓走訪得知情況后,當即表示:“跳廣場舞能鍛煉身體,是好事啊,我肯定支持。剩下的問題交給我來協調。”李蓓的表態,寇阿姨最初持觀望態度。
李蓓迅速行動,通過業委會組織廣場舞代表、業主代表坐下來共商共議:業主投訴占了停車位,那就換地方;業主嫌聲音太大,那就調整距離、控制音量。幾輪協商下來,最終決定在小區廣場花園劃一個固定區域,并明確規定了跳舞音樂的最大音量和結束時間,比如晚上8點之后、中考高考前后不跳廣場舞,各方的顧慮都兼顧解決了,大家很快達成一致意見。
“蓓蓓是真心為我們著想,我們怎么能不喜歡呢!”在采訪時,寇阿姨沖李蓓伸出大拇指,喊道:“蓓蓓警官,我們愛你!”
“新來的蓓蓓警官有兩下子!”在化解了廣場舞擾民問題后,居民們不再小瞧這位熱情負責的“警察丫頭”。漸漸地,群眾有大小事都愿意找她,并成為她的好幫手。
“聚力”共建
發揮中場核心作用聚齊一群好幫手
列電社區建于1958年,社區老舊,治安環境復雜。“物防、技防不夠,人防就要頂上。”李蓓說,各方齊參與,勁往一處使,就沒有辦不好的事。
2019年下半年,在李蓓的帶動下,在社區、業委會的共同努力下,社區先后成立了居民議事會、鄰里糾紛調解隊、廣場舞普法宣傳隊、夕陽紅老年巡邏隊等隊伍,同時吸納熱心群眾擔任平安聯絡員、平安宣傳員……一支支隊伍的建立,一大批熱心居民參與進來,有效形成了列電社區共謀、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愛跳廣場舞的寇阿姨,就有一個身份:小區義務巡邏隊隊員。同樣在為社區出力的,還有小區居民——平安聯絡員顧強。
一天深夜11時,80多歲的邱爹爹突然發現天花板漏水,但樓上201住戶卻無人在家。情急之下,邱爹爹打通了住在7樓的平安聯絡員顧強的電話。顧強連忙穿衣起床,翻開居民信息登記表,迅速聯系上201房主,電話里被告知房子由外甥女居住,但對方已離漢外出。
邱爹爹老兩口心急如焚,顧強一邊安慰二老,一邊積極聯系,終于在次日凌晨0時30分聯系到其他家屬,趕來開門發現是水閥炸裂造成漏水。顧強當即關閉了樓棟總水閥,并配合一起維修到凌晨3時,直到把水閥修好。邱爹爹感激地說:“終于可以安心睡覺了!”
在列電社區,像顧強這樣的平安聯絡員共有51名。他們就像社區里的“活體探頭”,更像是社區治理工作的“神經末梢”,一旦有風吹草動,他們便能在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介入處置,讓鄰里矛盾糾紛化早化小。
除了社區,李蓓的責任區還有許多大型市場。“蓓蓓警官,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她!”轄區一模具公司董事長李小標說。
2021年,模具公司將一處廠房對外出租,租戶改建成汽修店,但因經營不善,面臨倒閉。200余名客戶聽說后,害怕充值的錢打了水漂,聚到汽修店討要說法。“如果此事處理不好,我們公司肯定會被牽連。我當時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給她打電話求助,沒想到她立馬答應過來。”李小標有些感動。
李蓓很快帶人趕到現場,承諾會公平公正處理此事,局面馬上得到控制。之后,李蓓找到汽修店老板,連夜組織客戶代表、汽修店老板、房屋租賃方到警務室協商。
問題的核心在于維修店無力經營,也沒有足夠的資金退費,實在難解。“大家換位思考。”在李蓓的提示下,廠房租賃方提出適當減免租金幫汽修店渡過難關,汽修店老板提出聯系行業內的朋友幫忙,將部分客戶余額轉到其他店消費。在多方努力下,各方最終和解,損失也都降到最低。“能把死結解開,我挺佩服她的。”李小標說。
目前,李蓓聯合各市場管理方組建了義務巡邏隊、消防安全指導員、平安調解員,商戶之間守望互助。大家漸漸都明白,平安家園需要共同努力,才能共享平安的成果。
“聚智”共治
創新宣傳全民反詐社區三年零電詐
列電社區老年人多,流動人員多,日常基礎工作較繁重。一位90多歲的婆婆想參加投資返現活動,家人擔心她受騙收走銀行卡,老人不滿。蓓蓓獲悉后,迅速上門勸導攔截,給老太太講騙子的狡猾之處,老人逐漸醒悟。
“老人防騙意識薄弱,一旦落入圈套,辛苦攢下的養老錢可能蕩然無存。”在李蓓看來,提升全民的防騙意識、反詐能力,形成反詐的集體防線,比事后打擊更有效。
“光我一個人是不夠的,孤軍作戰不如全民反詐。”
列電社區堅持每月召開黨員大會,這也是社區的平安評議會。李蓓發揮自己擔任社區黨委副書記的作用,挑選了23名樓棟長,對他們開展反詐宣傳培訓。每周,李蓓都會向樓棟長通報最新的詐騙案例,分析騙子的新手段、新話術。接著,樓棟長分別在各自微信群里轉發,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廣,效果立竿見影。
參與反詐的熱心群眾多了,“金點子”自然多了起來。
“我見過人間最美的情話,就是騙子的鬼話!”
“裸聊美女一張臉,濾鏡全靠大哥演。”
李蓓和熱心群眾集思廣益,創作出一個又一個接地氣的反電詐標語。
今年春節前夕,列電社區警務室春意濃濃,社區居民現場創作,將反詐元素融入春聯。“作為小區居民,我得出一份力。”寫字的劉老是省書法家協會的會員。見書法作品如此受歡迎,劉老高興不已:“我寫過不少春聯,但反詐主題的還是頭一回。”
“電信詐騙不難防,不給三碼不轉賬,橫批——就不上當。”社區企業代表李先生想出的對聯讓大家會心一笑。
“三碼”是李蓓為了方便大家記憶,化繁為簡總結出的防騙“萬能公式”,即人碼、錢碼、秘密碼,分別對應著身份證號、資金賬號及密碼、驗證碼。她常說:“在與陌生人溝通中,只要涉及到這三個碼,必須提高警惕,一律拒絕。”
通過三年的堅持,小區居民微信群的反詐“知識庫”實時更新。社區制作的環保袋、指甲剪、小扇子,都有蓓蓓宣傳防騙的印跡。就連社區的廣場舞隊員都能清楚說出常見的騙子的套路,成為蓓蓓反詐的宣傳員、廣播員。
“除了實干,蓓蓓警官干工作最大的特點就是深入群眾、發動群眾。”列電社區黨委書記劉娉深有感觸地說,李蓓很有親和力,能和居民融入到一起,并通過他們宣傳發動和感染帶動,把居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更多的“旁觀者”變為“行動派”,也讓“社區的事”成為了“我們大家的事”。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