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谷有軌電車

現場指導安裝工程施工

實地查看管片施工質量

武漢地鐵2號線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李曉琴 通訊員 武建
認真回顧走過的路,繼續走好前行的路。經過一年多的認真梳理、系統總結、整合提煉,7月6日,武漢市城建局正式發布武漢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質量工作復盤成果。
武漢市城建局、市地鐵集團、武漢光谷交通、市市政質監站全面梳理了武漢軌道交通建設從2000年到2021年的成功經驗與做法,形成200多萬字的復盤成果材料,一批“武漢經驗”“武漢模式”,向世人展示了武漢軌道交通建設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蛻變。
武漢市城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復盤內容的時間跨度之大、涵蓋范圍之廣屬全國先例,保持了武漢軌道交通建設的領先水準和優勢地位。復盤成果有利于進一步提升武漢軌道交通工程質量安全管理水平,全面展示武漢軌道交通建設發展歷程和城市建設文化,擦亮軌道交通建設“武漢名片”。
總結“武漢經驗”
形成200多萬字復盤材料
2021年底,武漢地鐵通車運營總里程達到435公里、車站總數282座,躋身世界級地鐵城市行列。從一年開通1條線,到一年開通2條線,再到一年開通3條線,實現“從無到有、從單條線到網絡化”的歷史轉變,這種規模和速度在全國乃至世界范圍內都是罕見的。
與此同時,武漢有軌電車通車運營總里程53公里、車站總數64座。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有軌電車試驗線工程榮獲“詹天佑獎”。在地鐵運營線路中,有8條線路工程榮獲9項次國家工程質量獎。其中,地鐵6號線榮獲“國家優質工程”金獎,實現湖北省房屋市政工程金獎零的突破。
2022年5月,在武漢軌道交通進入跨越式發展的第十個年頭,為大力宣傳武漢軌道交通建設成就,認真總結工程建設與管理工作經驗及教訓,持續完善工程質量管理標準化工作,武漢市城建局聯合武漢地鐵集團、武漢光谷交通組織開展“武漢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質量工作復盤活動”。
7月11日,極目新聞記者在武漢市市政工程質量監督站(武漢市軌道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站)會議室看到,20余本各類材料疊成厚厚一摞,其中包含了《武漢軌道交通建設管理實用手冊》《光谷有軌電車建設管理實用手冊》《武漢市軌道交通施工質量監督管理標準化手冊》《武漢市軌道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總結(2000—2021)》,以及《武漢城市交通蝶變——武漢市軌道交通建設發展二十年》《光谷有軌電車畫冊》兩本畫冊等。
“通過這次復盤活動,讓我們看到在跨步邁向世界級地鐵城市的征程中,建設者們在面對素有‘國內地質博物館’之稱和國內地鐵建造難度最大的武漢水文地質環境時,年復一年地克難攻堅、接續奮斗、砥礪前行。”武漢市市政工程質量監督站副站長熊秋梅感慨道,“作為30多年的質監人,看著這200多萬字的復盤材料,深刻地感受到武漢軌道交通建設的不容易,回頭看每一次創新、每一次‘破例’、每一個有血有肉的案例時,都被深深地觸動。”
開創“武漢模式” 質量管理標準化建設全國領先
有人將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形象地比喻為“中醫”,質監人要做的就是“治未病”,對工程質量管理進行提前謀劃、預防問題。這就要求他們不僅要有極強的專業能力、熟悉工程,還要極具責任感,對工程有敬畏之心。
二十余年來,從無到有,從有到全,從全到細,從細到精,武漢市軌道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逐漸形成了“武漢模式”:堅持“五化”標準化管理理念,著力推進管理隊伍專業化、管理體系規范化、管理程序標準化、管理方式信息化、管理研究常態化;強化“四個建設”標準化管理方法,著力加強隊伍建設、制度建設、平臺建設、機制建設;構建工程質量監督“1168”標準化管理體系,逐步形成1支專業隊伍、1套工作規則、6個管理平臺、8項運行機制。
在此背后,武漢軌道交通質量管理標準化建設也經歷了從“引進來”到“走出去”的發展歷程。
早在2008年武漢市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正式開工建設時,市市政質監站多次組織人員前往北京、上海、廣州等先行城市調研,學習成功監管工作經驗。從探索如何實施地鐵土建工程質量監管,到開始全面加速推進軌道交通機電安裝工程質量監督工作,十余年間,市市政質監站培養出一支作風過硬的質量監督管理隊伍,形成適應武漢市地鐵工程建設實際、具有武漢特色的管理辦法。
熊秋梅介紹說,數年間,通過不斷探索、鞏固和提升機電安裝工程質量標準化成果,武漢在全國率先實現了軌道交通工程各機電專業質量監管全覆蓋。機電安裝工程質量監督的“武漢經驗”多次得到行業專家好評和兄弟城市借鑒,上海、合肥、青島等城市多次到武漢學習調研。
據了解,由該站組織編制的《武漢市軌道交通機電工程施工控制及質量檢查指南》還被中鐵電氣化局帶到了巴基斯坦一供電項目作為參考,得到業內人士的肯定和贊揚。
擦亮“武漢名片” 用活成果助推行業高質量發展
對于武漢軌道交通建設的參與者而言,這場大跨度、全鏈條、全方位的“復盤”,是為了不忘來時路,更是為了走好前行路。據介紹,復盤成果系統分析軌道交通建設過程中征地拆遷、管線遷改等堵點痛點問題,深入研究歷次工程質量安全風險產生的原因及其教訓;科學總結地鐵工程勘察、設計、施工過程中的重大技術方案和工藝措施,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加強與改進質量工作的意見建議和工作思路。
武漢光谷交通通過有軌電車復盤活動,全面總結了工程質量管理工作經驗與教訓,進一步完善了質量管理制度建設,為持續提升工程質量管理標準化水平做了許多實質性的總結。
武漢地鐵集團通過復盤活動,對軌道交通設計、施工、運營等階段的經驗進行總結、吸收,再用于指導在建項目。例如,正在進行機電安裝工程施工的軌道交通19號線,便借鑒了武漢軌道交通5號線中推廣的“工藝八法”,實現車站內各類設備管線布局如教科書般規范整齊,管道彎曲處過渡平滑,油漆色澤明快均勻,標識銘牌規范鮮明,安裝完成的設備機房內仍整潔寬敞,備受專家稱贊。
武漢市市政工程質量監督站綜合復盤成果,形成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軌道交通工程質量管理標準化工作的意見(審議稿)》,提出二十余項建設性意見。其中,建議實行項目主要管理人員培訓上崗制度,《武漢軌道交通建設管理實用手冊》《武漢有軌電車工程質量管理標準化手冊》等此次復盤成果材料,將成為培訓的標準化管理教材,相關人員在通過測試或考核之后方可上崗開展工作。
武漢市城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會開展更多的探討和嘗試,積極將復盤成果用活、用好,并適時向全社會推廣相關成果,助推行業高質量發展,以篤定前行、接續奮斗之勢,擦亮軌道交通建設的“武漢名片”。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