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武政萱)為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進一步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提升全市調解工作水平,7月14日,武漢市召開全市調解工作會議,公布《關于選樹全市“品牌調解室”和“金牌調解員”的決定》并予以授牌,8名先進代表上臺交流經驗做法,調解工作相關單位、基層調解工作者350余人現場參會,設市、區、街三級視頻分會場177個,全市調解工作一線人員同步視頻收看。

武漢市調解工作會議現場。通訊員供圖
選樹對象身份多元 調解工作全域全員覆蓋
近年來,武漢市將調解工作作為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的生動實踐,全覆蓋建設“一站式”矛調中心,構建多部門、多行業協調聯動的“大調解”工作格局。目前全市五千余個各級各類、各行業調解組織,2萬余名調解員扎根基層開展調解,有效排查化解了大量矛盾糾紛,為維護社會平安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涌現出一大批專業能力強、群眾口碑好的調解組織和調解員。

為選樹的“品牌調解室”和“金牌調解員”授牌。通訊員供圖
為進一步發揮模范引領作用,市委平安武漢建設領導小組組織開展選樹活動,面向全市、自下而上、層層推薦,并最終選樹確定100個“品牌調解室”和 100名“金牌調解員”。

武漢市調解工作會議現場。通訊員供圖
本次選樹的對象身份多元、調解行業廣泛、業務能力精湛。其中既有專職人民調解員、政法干警、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律師、仲裁員等專業力量,也有社區工作者、企業家、“五老”、鄉賢能人等平安建設志愿者,100名金牌調解員中曾獲各級各類榮譽的占90%。選樹對象開展調解的行業領域豐富,涉及醫療衛生、道路交通、勞動爭議、家庭關系等各行各業。
先進代表交流經驗 用心用情當好群眾解憂人
當天,8名先進代表上臺交流他們的調解經驗、講述他們的感人故事,他們的分享一次次在會場引起熱烈掌聲。
他們見微知著,把矛盾發現在早、處置在小。青山區亢鈴調解室調解員隨“天天敲門組”走訪聽民意,當好矛盾感知“前哨”。面對揚言報復社會的刑滿釋放人員,江岸區江漢北路社區調解室施敏主動作為,幫其代辦各類事項,最終感化了對方。

先進代表上臺分享調解經驗。通訊員供圖
他們堅持法治,情理法交融促調解。針對頻發的物業糾紛案件,漢陽區“知音·周晶調解室”選取1件典型案件先行審理,再聯合區矛調中心多方調解力量,引導剩余300余個案件參照示范判決的結果進行調解。
他們用心用情,不以案結為終點,而以為民解難為初心。張大姐因錯把一男子認作多年前離家出走的弟弟,與人發生爭執,漢陽區公安分局民警廖宗安調查后,發現確無血緣關系。“雖然兩人的矛盾化解了,但張大姐尋親未果,始終讓我放心不下。”隨后他四處奔走調查多日,最終張大姐的弟弟被成功找回,“感謝廖警官,感謝武漢公安局!”一家團聚的張大姐專門發來短信致謝。
“很感動,也深受啟發。”會后,參會的調解工作者們紛紛表示,聽完他們的交流發言,認為調解大有作用、大有學問、大有情懷,大有可為,每調解一件糾紛,就贏得一次民心。大家也將向先進學習,扎根基層、心系群眾、公道正派、飽含激情、精進能力,為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武漢、平安武漢貢獻力量。
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 糾紛調解率持續提升
近年來,武漢市以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為目標,以夯實城市治理基層基礎為導向,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健全矛盾糾紛化解體系。全市呈現出刑事發案、上訪總量、安全事故穩中有降和群眾安全感、執法滿意度、糾紛調解率持續提升的“三降三升”態勢。
武漢市打造基層綜治中心,做實矛盾化解的“支撐點”。全覆蓋建成市、區、街(鄉鎮)、社區(村)四級綜治中心3503個,設置受理窗口,引進綜治、維穩、公安、司法、信訪、群團等工作力量入駐,吸納社區矯正、社會救助、關愛幫扶、法律援助、心理咨詢等專業力量派駐,一站式受理群眾訴求,一攬子調處矛盾糾紛。

武漢市調解工作會議現場。通訊員供圖
武漢市堅持多元解紛調處機制,凝聚解決問題的“聚合力”。推動各級、各部門、各類社會主體因地制宜、分門別類建立調解組織,落實調解人員。推動基層調解與司法、仲裁、信訪等手段有效銜接,年均調解糾紛3.3萬件。全市信訪總量、進京上訪人數降至近年來最低。
武漢市深化黨建引領,夯實基層平安的“基本盤”。完善“社區黨組織—小區黨組織—樓棟黨小組”組織體系,遴選14493名優秀社區工作者擔任社區網格員,推動15萬下沉黨員干部、257萬各類志愿者等力量進網入格,創新開展“政法先鋒進村灣”活動,做好基層治理、矛盾化解等工作,走穩走實基層治理“最后一公里”。
武漢市強化科技賦能,打造化解矛盾的“新引擎”。依托大數據平臺開展研判預警,助力基層化解重大矛盾糾紛1417起。完善拓展“武漢微鄰里”平臺群眾議事、辦事、報事等服務功能,及時感知群眾訴求。研發“法指針”(社區網上矛盾調處系統)平臺,提供線上法律咨詢65249件、受理糾紛調解156477件。
下步,武漢市將進一步做好新時代調解工作,以調解組織建設為重點,著力健全全域覆蓋的調解體系。以調解機制創新為動力,不斷提升多元化解的質效。以調解示范創建為載體,充分發揮武漢調解品牌效應。以強化組織領導為保證,聚力推動調解工作再上新臺階,讓“楓橋經驗”在武漢持續煥發出新的光彩。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