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濟南7月28日電 (記者 梁犇)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8日召開平等保護中外當事人合法權益新聞發布會,通報一年來的工作情況。據悉,該省法院推動體制機制創新,打造涉外商事海事糾紛解決優選地,2022年6月30日至2023年6月30日,共受理一、二審涉外商事案件445件,審結409件;受理一、二審涉外海事案件443件,審結330件。案件覆蓋近40個國家和地區,適用國際條約案件19件。

7月28日,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平等保護中外當事人合法權益新聞發布會,通報一年來的工作情況。韓國健 攝
據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民四庭庭長張傳毅介紹,2023年6月2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對15個簽署國全面生效。該省法院(2021)魯民終2035號海上人身損害責任糾紛案庭審活動獲評第五屆全國法院百場優秀庭審。2篇文書分別獲得全國法院涉外商事海事優秀裁判文書評選活動一等獎和三等獎。2023年2月,青島國際商事法庭申請獲批。2023年3月,青島海事法院成立青島自貿片區審判區,這是全國海事法院首個自貿片區審判區,旨在打造成為自貿區對外開放的窗口、自貿區平等保護中外當事人合法權益新高地及海洋法治科普基地。
“山東各級法院深耕精品審判戰略,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開展調解工作,一攬子解決案內外爭議,節約司法資源,降低當事人維權成本,使各方回歸合作共贏。”張傳毅稱,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結的李某某訴青島某文具公司股東知情權糾紛案,依托涉臺糾紛聯處工作機制,邀請特邀調解員及青島市臺港澳辦相關負責人共同參與案件調解,青島某文具公司的其他股東自愿申請加入調解,最終達成四方調解協議。調解書履行后,該公司長達20余年的50多起糾紛得以一攬子解決,達到了“辦理一案、治理一片、守護一方”的積極效果。
仲裁是國際通行的糾紛解決方式,具有專業性、一裁終局等優勢,全省法院充分尊重仲裁的特點與規律,依法公正審理各類仲裁司法審查案件,發揮對仲裁的監督和支持作用,積極營造仲裁友好型司法環境,推動仲裁事業健康發展,為中外當事人申請仲裁提供司法支持。
張傳毅表示。山東審判機關準確適用《紐約公約》規定,嚴格依照法定事由審查,依法確定仲裁協議準據法,嚴格把握公共政策,審慎界定公共利益標準。2022年6月30日至2023年6月30日,該省法院受理仲裁司法審查案件548件,審結508件,作否定性評價案件31件,占比6.1%,有力地維護了仲裁協議的有效性和仲裁裁決的終局性效力。
“為進一步提升案件辦理質效,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研究建立了司法協助案件督辦制度,對下級法院未結案件定期調度、限期辦結、逾期督辦,效果顯著。”張傳毅說,一年來,該省法院共辦理國際司法協助案件159件,區際司法協助案件251件,限制出境交控案件185件,涉及40個國家和地區。今年1月1日以來,按照最高法院要求,啟動由省法院直接向外國中央機關轉遞材料試點工作,截至目前,已對韓國、越南、美國發出8件司法文書送達請求并轉遞材料。(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