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很多家庭,老人故去后,房產成了最重要的遺產。但房產繼承遠非加減乘除一道數學題那么簡單,它實際上考驗的是人性。“去年我奶奶過世,留下了望江新園的一套房子。由于生前沒有立遺囑,所以我爸爸和幾個姑媽商量后,就決定按照法定繼承每人均分。”幾天前,楊莉(化名)向記者講述了繼承房產的經過。
“我爸爸一共五兄妹,其他四個都是姑媽,而且也都在世。每人繼承20%的份額,算下來很清爽,也沒有任何異議。當時說好房過戶給我爸爸,四個姑媽按房產價格折算的份額拿錢。”楊莉說,“奶奶留下的這套房子到底值多少錢,我們也沒有去做專業批評,就去中介那里問了一下,毛估估下來值350萬元。所以最后大家商議的結果是,四個姑媽每人拿70萬元現金。”
口頭達成這個方案之后,今年初,楊莉爸爸和四個姑媽一同前往公證處辦理了房產繼承公證。“因為四個姑媽選擇拿錢,所以公證書的內容是她們自愿放棄繼承,房子名義上就是由我爸爸一個人繼承。”楊莉說,當時也沒有就具體的金額分配簽協議。
不過,由于楊莉爸爸暫時不打算賣這套房子,所以得通過其他辦法來籌款。前段時間,楊莉爸爸賣掉了名下的另一套房子。房子不大,只賣了120多萬元。“拿了房款后,我爸爸給四個姑姑每人打了30萬元。她們都很通情達理,都說這錢不著急,剩余的40萬元可以等到年底。”楊莉說。
不過,這個故事還沒有結束。“大家都知道,最近幾個月杭州的房價跌得有點厲害。我奶奶這套房子之前毛估估350萬元,現在跌了至少有二三十萬元了。四個姑媽心里很過意不去,主動跟我爸爸提出,房價跌了這么多,不能讓我爸爸吃虧,得重新算一下。最后商量的結果就是,房子總價按320萬元算,這樣一來我爸爸就可以少給她們每人幾萬元。”楊莉說,除此之外四個姑媽還特意多留了點錢給我爸爸,說是用作今后奶奶祭日的開銷。
沒有一點爭吵聲,只有大度和謙讓。楊莉一家人的故事,也因此在親朋好友和鄰居之間成為美談。(潮新聞 記者 蔣敏華)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