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4日,日本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此舉引發公眾對海鮮、海鹽等食品安全的關注。中國海關總署也發布公告,自8月24日(含)起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含食用水生動物)。
那么,福州的海鮮產品市場情況如何?日料店的經營會受到影響嗎?對此,記者進行了走訪。
海鮮批發市場:照常營業,沒發現有人“囤海鮮”
25日,記者來到位于倉山區的華威西營里農產品交易中心,現場多家活鮮、冰鮮與凍品批發攤位正在照常營業,其中,活鮮、冰鮮攤位售賣有魷魚、鯧魚、貝殼類等海鮮產品,凍品攤位的產品主要為三文魚、北極貝、梭子蟹等。

一家活鮮批發攤位的老板告訴記者,這兩天攤位的銷售情況如常,沒有出現消費者搶貨、囤貨的行為,“我們每天都從馬尾進貨,貨源新鮮,即進即賣。”

在一家三文魚專賣店,記者看到有市民正在排隊等待店員打包三文魚、北極貝等產品,店內還有市民在用餐。“我們的三文魚產品都是從挪威進口的,也經過海關檢疫了。”該店店主告訴記者,因為不依賴日本進口,門店目前受到的影響較小。

“看到相關新聞的時候還是有些擔心的,但是看了官方科普文章,放心很多。”正在用餐的姚女士告訴記者,她和女兒都喜歡吃三文魚。
記者隨后來到位于閩侯縣的海峽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副食品批發市場。記者看到,水產品區攤位多售賣魷魚干、干貝、蝦米等干貨,單斤價格在50元至200元不等。市場攤主林女士說,海鮮干貨多為此前捕撈的海鮮,貨源基本來自東海與南海海域,“未來,核污水會隨著海水運動影響其他海域,水產品批發商也許要做多手準備。”

市民可放心食用正規渠道銷售的海鮮產品
那么,海鮮產品未來會受影響嗎?市民能否放心購買、食用海鮮呢?記者了解到,自2011年福島發生核泄漏事故后,我國已對日本進口食品出臺較為嚴格的檢測標準;2012年至今,食品中放射性物質監測工作已納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范疇。
中國海關總署此前明確表示,為防范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日本食品輸華,中國海關禁止進口日本福島等十個縣(都)食品,對來自日本其他地區的食品特別是水產品(含食用水生動物)嚴格審核隨附證明文件,強化監管,嚴格實施100%查驗,持續加大對放射性物質的檢測監測力度,嚴防存在風險的產品輸入。市場上正規渠道進貨銷售的海鮮,符合國家檢測標準,市民可以放心食用。
轉自:海峽都市報
來源:東南網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